搜索
游燕还恋越,少别却相寻。百队风沙苦,三年意气深。
飞腾终刷羽,岐路总关心。后夜虚斋梦,清蛩候月吟。
猜你喜欢
卧病云高心,爱闲宜静处。寝憩托林石,巢穴顺寒暑。
海上春深柳色浓,蓬莱宫阙五云中。半生落魄江湖上,今日钧天一梦同。
尽日车尘马足间,偶来临水照愁颜。故乡兄弟应相忆,同看溪南柳外山。
翩翩裘马又长安,握手风期尚未阑。白雪旧知心赏在,青山犹作梦魂看。
燕台日落星应聚,函谷云生气自寒。却笑五年江海上,飞鸿何处不凭阑。
泉壑(hè)带茅茨(cí),云霞生薜(bì)帷。
竹怜新雨后,山爱夕阳时。
闲鹭栖(qī)常早,秋花落更迟。
家僮(tóng)扫萝径,昨与故人期。
山泉沟壑绕着我的茅舍,云霞掩映帷幕般的薜荔。
新雨过后青竹更是苍翠,夕阳挥中山色增添秀美。
悠闲的白鹭早早就栖息,秋日的花朵迟迟不凋谢。
家僮清扫着松萝的小径,早与故人相约盼他到来。
参考资料:
1、李静等.唐诗宋词鉴赏大全集.北京:华文出版社,2009年11月版:第129页
泉壑:这里指山水。茅茨:原指用茅草盖的屋顶,此指茅屋。薜帷:生长似帷帐的薜荔。
怜:可爱。新雨:刚下过的雨。山:即谷口。
迟:晚。
家僮:即家童,旧时对私家奴仆的统称。萝径:长满绿萝的小路。昨:先前。
从诗题中不难看出这是一首邀请朋友赴约的诗歌,诗人着力刻画他的书斋的清幽雅致,意在表达对杨补阙的盛情,期待他能如期来访,而这些主要是通过对书斋周围景物的准确、细腻的描绘来实现的。
首联中“茅茨”为“茅屋”之意,在这里指的是诗人简朴的书斋。“薜帷”指“薜荔的墙帷”。应理解为墙上长满了薜荔,显示了居所的自然状态。句中用得最妙的是“带”字,应为动词“像带子一样环绕”,与第二句中的“生”相对应,能充分的引发读者的想象:山泉沟壑萦绕着诗人的小屋,浮云彩霞似从小院中升腾而起。此联为全诗的起笔,远观书斋,山环水绕,云蒸霞蔚,如赏人间仙境。
颔联与颈联写书斋周围的景物,“”是此诗是最出彩的句子,二者为倒装句,先突出了竹林山色令人怜爱,而后又以“新雨后”“夕阳时”修饰,指出它们令人怜爱的原因是雨后新绿、夕阳渲染,如此遣词造句,不仅让这些景物融入了人的情感,而且让它们具有了极强的色彩感,使读者很有质感地感受到竹林高山的清秀壮丽。
“”写了这里的鸟与花。白鹭早早的休息,只因一个“闲”字,充分说明了这里的幽静:鸟儿少有人打扰,便可过着悠闲舒适的生活。秋花迟迟不肯落下,只能说明这里的环境适宜它们生长,便可久驻枝头。写鸟、花意在突出书斋环境的清幽雅致、清新宜居。
尾联写诗人早已让家人把那缀满绿萝的小径打扫干净,原因是昨天与杨补阙的约定。一如“花径缘客扫,蓬门为君开”之妙。诗人在上文极力地推崇书斋的环境,意在引出这个约定,希望朋友能如约而至。
此诗用字精准,形式工整,手法独到,写景唯美,表意含蓄,值得后人品读。
纡回曲道已经旬,倚玉依然涨海滨。焉有仙才耽俗吏,定将峨雪隐高人。
涛笺万幅供麾使,锦树千章结要津。我亦金门称避世,来寻方外远枫宸。
秋入蒹葭霜正威,数声归雁塞痕微。
欺人白发萧萧得,未老丹枫故故飞。
胡虏乾坤多战骨,江湖风雨一蓑衣。
百年粗饭从衰朽,万事尘寰有是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