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泠然响清磬,我思良悠悠。披衣一起坐,明月悬高楼。
遥遥目天宇,空阔万象收。此时无人言,独与太虚游。
河清不可俟,天运倏已周。冥心入无极,真想在浮丘。
人生亦昼夜,身外更何求。
猜你喜欢
莫作封君看,慈祥若父兄。化教虞芮逊,和了触蛮争。
列戟犹森卫,曹装忽趣行。要知莆俗厚,冠盖送倾城。
三城秋色远浮空,坐倚层轩望不穷。山静颇疑尘世隔,磴危真讶广寒通。
朱帘绿映千门柳,碧簟凉生四面风。珍重主人閒未得,佩声行谒未央宫。
远书到。算此行、并无多别,尚凭归燕,与话人间离抱。
清霜渐入明镜,暮雨深锁,重门情悄悄。芳华自惜,问沾襟、客泪又添多少。
紫云杳。柳店花香,前尘了了。梦里春城,万一蔷薇开早。
应见翠阴甚处,画蝶双飞,黄鹂音自好。单栖惯否,最愁人、几点漏声催觉。
曾向虞庭看凤凰,微生自喜际明良。久无消息通蓬岛,忽有文章落草堂。
永夜怀人江月近,频年笑我石田荒。渭滨钓叟君知否,老去功名汗竹香。
高情不与俗人知,耻学诸生取桂枝。荀宋五言行世早,
巢由三诏出溪迟。操心已在精微域,落笔皆成典诰词。
一鹗难成燕雀伍,非熊本是帝王师。贤臣虽蕴经邦术,
明主终无谏猎时。莫道百僚忧礼绝,兼闻七郡怕天移。
直缘材力头头赡,专被文星步步随。不信重言通造化,
须臾便可变荣衰。
结交尽閒交,日欲共幽讨。
道人失前期,使我萦怀抱。
清猿往相催,同来须及早。
良恐秋风高,吹我杞菊老。
粉面都成醉梦,霜髯(rán)能几春秋。来时诵我伴牢愁。一见尊前似旧。
诗在阴何侧畔(pàn),字居罗赵前头。锦囊(náng)来往几时休。已遣(qiǎn)蛾眉等候。
妻之美貌都成为了醉梦,已成过去,而我鬓白余生有几?初见之初即诵我的抒写愁怀之作,一看便知能与我同甘共苦者。
你的诗作与六朝诗人阴铿和何逊水平相近,书法则在罗叔景赵元嗣之上,诗囊往来什么适合才能停止,每次归来,你早遣蛾眉迎候,为我整理诗囊。
参考资料:
1、叶嘉莹主编母庚才顾之京副主编朱德才薛祥生邓红梅编著.辛弃疾词新释辑评(下册):中国书店,2006年01月第1版:第962-963页
2、辛更儒选注.中华传统诗词经典辛弃疾词:中华书局,2013.10:138-139
西江月: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名,又名“白蘋香”“步虚词”“江月令”等。正体双调五十字,前后段各四句两平韵一叶韵。粉面:粉嫩洁白之面。陆畅《解内人嘲》诗:“粉面仙郎选圣朝,偶逢秦女学吹箫。”伴牢愁:楚辞篇名,汉扬雄著。《汉书·扬雄传》:“又旁《离骚》作一篇,名曰《广骚》,又旁《惜诵》以下至《怀沙》为一卷,名曰《畔牢愁》。”注:“李奇曰:畔,离也。牢,聊也。与君相离,愁而无聊也。”
“诗在”句:引自杜甫《解闷》十二首:“陶冶性情存底物,新诗改罢自长吟。熟知二谢将能事,颇学阴何苦用心。”阴何:谓六朝诗人阴铿和何逊。“字居”句:引自《晋书·卫恒传》:“恒作四体书势曰:罗叔景、赵元嗣者,与张伯英并时,见称于西州,故英自称上比于崔、杜不足,下方罗、赵有余。”苏轼《次韵孙莘老见赠》诗:“龚、黄侧畔难言政,罗、赵前头且眩书。”“锦囊”:用李贺锦囊寻诗事。锦囊来往:出自《新唐书·李贺传》:“每旦日出,骑弱马,从小奚奴,背古锦囊,遇所得,书投囊中,及暮归,足成之。”
开头二句自叹年老。言青春年华已在如醉如梦的生活中过去,如今两鬓如霜也不知还能度过几个春秋,好景不长,令人失望,表现了作者叹老嗟衰的愁苦心态。“来时”二句写作者同诗友的亲密关系。言每次诗友来时,总是对我诵述扬雄《畔牢愁》之作,作者用扬雄的《畔牢愁》借指自己的抒写愁怀之作,表示“与君相离,愁而无聊”之意,很愿同我往还,密切关系,所以“一见樽前似旧”,和老朋友一样亲密无间。“诗在”二句颂美诗友工诗善书。此处化杜诗和卫恒语意,言友人之诗和南北朝诗人阴铿、何逊相近,值得学习;其书法也在罗(晖)赵(袭)之前,虽见称于人,而我却不敢恭维。结尾二句写候其来诗。《新唐书·李贺传》:“每旦日出,骑弱马,从小奚奴,背古锦囊、遇所得,书投囊中,及暮归,足成之。”此处化用其意,言互相赠诗不要停止,已遣侍人等候来诗,对诗友表现了企盼与敬重之意。
此词追忆其生平数事,既以为知音,又表彰其内助之劳,更推崇其诗书之佳,篇幅虽短,情意殷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