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思君愁逐太行高,此夕芳尊任我曹。月满空庭生桂树,风翻清漏落松涛。
百年道义交元古,一载天涯意转豪。多难独怜余未已,却因时事惨皮毛。
猜你喜欢
中原寥落总消魂,慷慨犹怜我辈存。旧有奇文倾海舶,今皈禅思叩风幡。
深谈六月炎蒸失,尽醉三更意态翻。不道梁园俱是客,十年难得此宵论。
采莲江浦觅同心,日暮风生江水深。莫言花重船应没,自解凌波不畏沈。
举杯莫道便消愁。酒涌心头。愁上眉头。人生能得几良俦。
漫自悲秋。快把杯浮。
雪夜联吟记去秋。前度苏州。今度潭州。倚天还看小吴钩。
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为郡无闻困米盐,先生有道独幽潜。豫章因甚尊徐孺,益部何能诎蜀严。
已脱簿书身自放,肆寻山水意宁厌。京江最欲方洋处,愿从屏星卷画幨。
花边小坐闲妆束,罗袜奈遮藏。远山画了,盈盈秋水,才上缥缃。
更无人处,忍教虚负,鬓影衫香。夜深休睡,空圆如月,不碍红墙。
何年部落到阴陵,奕(yì)世勤王国史称。
夜卷牙旗千帐雪,朝飞羽骑一河冰。
蕃(fān)儿襁(qiǎng)负来青冢,狄女壶浆出白登。
日晚鹂(lí)鹈(tí)泉畔猎,路人遥识郅(zhì)都鹰。
是在哪个时代契芯部落来到了阴陵,世世代代为朝廷效力,在青史上留下英名。
雪压千帐的寒夜营前的大旗迎风飘卷,军情紧急的清晨,传书的军骑越河踏冰。
西蕃的男儿背负着小孩来青冢归附,北狄的姑娘用瓦壶盛酒到白登劳军。
在黄昏时节你来到碎鸟鹈泉边打猎,路上的行人远远就认出你这位郅都鹰。
参考资料:
1、华锋,曾广开,常平,姚小鸥,宋木铎,韩向东,李颖编著,.唐代名家诗选:海南出版社,1994.10:第916页
2、李淼著.李商隐诗三百首译赏:长春出版社,1990.12:第55页
阴陵:阴山。契芯何力归唐后,曾移居阴山。奕世:累世。勤王:为朝廷效力。
“夜卷”二句:意为契芯家族为国东征西讨,作战勇敢,立有赫赫战功。
襁负:背着小孩。青冢:王昭君墓,此处泛指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一带。白登:白登山,在今大同市东。
鹧鹈泉:在今内蒙古五原县。郅都:西汉景帝时人,任雁门太守时,威震匈奴。
这首送别契瑟通出征的诗,以“奕世勤王”为中心,历叙契葱部落内附后与唐朝廷的友好关系,表彰契菇氏历代勤王的功绩及其对促进北方边疆地区少数民族和睦相处的作用,
首联用设问起手,总叙铁勒部落归附唐王朝和为朝廷效力的历史:“奕世勤王国史称”,这是朝廷对契瑟一门的评价,也表达了诗人的赞誉之情。
颔联二句的大意说,在雪盖千帐的寒夜,掩旗突袭敌军,在冰封河流的早晨,率兵涉冰飞越:写的是契菇通五世祖契葱何力当年勤王的事迹:这里诗人虚拟铺排,选择早晨、夜晚两个典型时间,掩旗夜袭和朝飞冰河两个典型场面,着力强调契菇骑兵行动的迅急和作战的神勇。诗人强调这点有其现实意义:因为当时诸藩镇口称勤王,却多拥兵自重,养寇固恩,即使进兵,也多是徘徊观望,牵延不进。诗人在这里称赞当年契瑟氏勤王之日夜兼程,迅急神勇,一则是对当时藩镇一种婉转的批判,二则是勉励契菇通仿效乃祖,效忠朝廷,再展契菇氏之雄风。
接着颈联二句,转写现实,契菇通此次出兵勤王,深得北方少数民族拥护,纷纷背着幼儿前来归附,箪食壶浆表示欢迎÷诗人用具体的画面,写出了少数民族广大群众支持拥护这场抵御外族入侵的战争,这就点出了这场战争的正义性质。这对正在出师勤王、捍卫边塞的契菇通来说无异是一种强有力的支持和鼓励,同时这也是我国各族人民和睦相处、共同御侮的历史证物。
尾联借出猎隐指对回鹘作战,意思是说契菇通傍晚出猎鹭鹈泉畔,路人在很远的地方看到他所放的鹰,就知道这位苍鹰式的人物出现了。这里以郅都比契瑟通。“鹰”字双关,既关合上句“猎”字,又喻契菇通正如号称“苍鹰”的郅都,为回鹘所畏惮,一明一暗,一喻物一喻人,关合得异常巧妙。
总而言之。这首诗声华既壮,骨力也足以相副,末联“郅都鹰”、给人以勇悍威严的印象。由于腹联已写了他获得了“蕃儿”、“狄女”的拥户和欢迎,则其威严又是和兄弟民族的关怀和友爱相结合的,从而表现出一位既得到各部落爱戴,又令敌人畏惮的出身于少数民族的边防太守形象。
浅见论成败,先几烛是非。
端倪还眇眇,勋绩自巍巍。
学僻门常掩,诗枯毫懒挥。
何时住岩下,质问此心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