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山月纤纤下,江星落落收。鹊回河鼓静,神到楚台幽。
破块滩声壮,萦丝树色浮。蛮溪秋潦发,吾亦任轻舟。
猜你喜欢
杨花落尽子规啼(tí),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láng)西。(随风一作:随君)
在杨花落完,子规啼鸣的时候,听说你路过五溪。
我把我忧愁的心思寄托给明月,希望能随着风一直陪着你到夜郎以西。
参考资料:
1、彭定求等.全唐诗(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10月版:第404页.
2、于海娣等.唐诗鉴赏大全集.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0年12月版:第141-142页.
3、裴斐.李白诗歌赏析集.成都:巴蜀书社,1988年2月版:第222-224页.
4、李静等.唐诗宋词鉴赏大全集.北京:华文出版社,2009年11月版:第80-81页.
杨花:柳絮。子规:即杜鹃鸟,相传其啼声哀婉凄切。杨花落尽:一作“扬州花落”。龙标:诗中指王昌龄,古人常用官职或任官之地的州县名来称呼一个人。五溪:是武溪、巫溪、酉溪、沅溪、辰溪的总称,在今湖南省西部。
与:给。随风:一作“随君”。夜郎:汉代中国西南地区少数民族曾在今贵州西部、北部和云南东北部及四川南部部分地区建立过政权,称为夜郎。唐代在今贵州桐梓和湖南沅陵等地设过夜郎县。这里指湖南的夜郎(在今新晃侗族自治县境,与黔阳邻近)。
这是一首短短四句的抒情短章,感情的分量却相当沉重。它一开头便择取两种富有地方特征的事物,描绘出南国的暮春景象,烘托出一种哀伤愁恻的气氛。杨花即柳絮。子规是杜鹃鸟的别名,相传这种鸟是蜀王杜宇的精魂所化,鸣声异常凄切动人。龙标在这里指王昌龄,以官名作为称呼是唐以来文人中的一种风气。五溪为湘黔交界处的辰溪、酉溪、巫溪、武溪、沅溪;在唐代,这一带还被看作荒僻边远的不毛之地,也正是王昌龄要去的贬所。读了这两句诗,我们不难想象出:寄游在外的诗人,时当南国的暮春三月,眼前是纷纷飘坠的柳絮,耳边是一声声杜鹃的悲啼。此情此景,已够撩人愁思的了,何况又传来了好友远谪的不幸消息?这起首二句看似平淡,实际却包含着比较丰富的内容,起到多方面的作用:它既写了时令,也写了气氛,既点明题目,又为下二句抒情张本。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二句紧承上文,集中抒写了诗人此时此地的情怀。“君”字一作“风”。这里所谓“夜郎”并不是指汉代的夜郎国,而是指隋代的夜郎县,其地当在今湖南辰溪一带(见《舆地纪胜》卷七十一);而龙标恰恰在辰溪以西,所以才有“直到夜郎西”的说法。句中“愁心”二字也是蕴藏着丰富内容的,值得细细玩味。诗人为什么满怀愁思呢?不妨说,这里既有对老友遭遇的深刻忧虑,也有对当时现实的愤慨不平,有恳切的思念,也有热诚的关怀。王昌龄贬官前为江宁丞,去龙标是由江宁溯江而上的(见傅璇琮《唐代诗人丛考》);远在扬州、行止不定的诗人自然无法与老友当面话别,只好把一片深情托付给千里明月,向老友遥致思念之忧了。
借明月以抒发旅思乡愁怀旧念远的感情,这种联想和表现手法在李白以前的诗作中便不止一次地出现过。鲍照诗:“三五二八时,千里与君同。”汤惠休《怨诗行》:“明月照高楼,含君千里光。”南朝乐府《子夜四时歌》中也有“仰头看明月,寄情千里光”之句。但拿它们和李白这两句诗相比,李诗可以说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前代诗人还只是在看到明月之后联想到异地的亲友或进而想托明月寄去自己的一片深情,而李白在这里不仅要托月寄情,而且要让明月作为自己的替身,伴随着不幸的友人一直去到那夜郎以西边远荒凉的所在。
醮事初严雨已倾,神车西上百川盈。坐令田里三农喜,身见邦侯一念诚。
欢动追锋归禁近,福回眉寿奉亲荣。郁攸洗净馀氛后,开士画传禅月清。
老作书鱼钻简篇,伤心长是小春前。祠开梓里才期月,归对篱花已二年。
昧谷日斜难却返,昆池灰冷不重燃。生前生后何穷事,泪洒西风罔极天。
昔年出使俄罗斯,万里驰驱一骏奇。步影追风堪足比,功成应不数青狮。
玉宇琼楼,绿尊翠杓。不分伤春蹙眉萼。花辞故枝忍烂漫,萍黏坠絮仍飘泊。
宝奁金,锦衾铁,总成错。
昨夜梦沈情事各。今夜梦回思量著。那惜行云楚台约。
当初莫愁愁似海,而今瘦沈腰如削。四条弦,五纹绣,浑閒却。
积水平芜渺没间,夕阳渔市网如山。扁舟却逐孤云去,得似凫翁照影间。
云边樵径草为踪,燕带残红春意浓。昨夜梦还家万里,今朝愁对浪千重。
穿花飞出疏林鸟,隔岸声来远寺钟。惟有关山明月好,一轮斜挂最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