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急雨驱残暑,萧然夜掩关。秋声过乱竹,凉气殷空山。
紫署君期入,青门我暂还。庭前桂花发,曾忆几人攀。
猜你喜欢
浮云蔽月夜森森,老矣秋虫都不吟。落叶空阶野人梦,一檐残雨滴诗心。
风雨夜窗急,庭帷秋思多。萧萧闻落木,汹汹度惊波。
阶湿吟蛩乱,檐深宿鸟过。青灯挑不尽,无奈客愁何。
凉冷三秋夜,安闲一老翁(wēng)。
卧迟灯灭后,睡美雨声中。
灰宿(xiǔ)温瓶火,香添暖被笼。
晓晴寒未起,霜叶满阶红。
有点凉的深秋之夜,又一个老头悠闲自在。
吹灯后迟迟才躺下睡觉,秋雨声中渐渐入眠。
火盆的火已经灭了,加点火,烤烤被子。
早上天晴了有些寒冷不想起,看看窗外树叶霜打成红的了。
本站。
三秋:指秋季。七月称孟秋、八月称仲秋、九月称季秋、合称三秋。安闲:安宁清闲,安宁自在的样子。
宿:夜。瓶:烤火用的烘瓶。
晓:拂晓,天刚亮的时候。阶:台阶。
“秋雨夜眠”是古人写得腻熟的题材。白居易却能开拓意境,抓住特定环境中人物的性格特征进行细致的描写,成功地刻画出一个安适闲淡的老翁形象。
“凉冷三秋夜,安闲一老翁”,诗人用气候环境给予人的“凉冷”感觉来形容深秋之夜,这就给整首诗抹上了深秋的基调。未见风雨,尚且如此凉冷,加上秋风秋雨的袭击,自然使诗人更感到寒气逼人。运用这种衬叠手法能充分调动读者的想象力,增强诗的感染力。次句点明人物。“安闲”二字勾画出“老翁”喜静厌动、恬淡寡欲的形象。
“卧迟灯灭后,睡美雨声中”,“卧迟”写出老翁的特性。老年人瞌睡少,宁可闲坐闭目养神,不喜早上床,免得到夜间睡不着,老翁若不是“卧迟”,恐亦难于雨声中“睡美”。以“灯灭后”三字说明“卧迟”时间,耐人玩味。窗外秋雨淅沥,屋内“老翁”安然“睡美”,正说明他心无所虚,具有闲淡的情怀。
以上两联是从老翁在秋雨之夜就寝情况刻画他的性格。诗的下半则从老翁睡醒之后情况作进一步描绘。
“灰宿温瓶火,香添暖被笼”,以烘瓶里的燃料经夜已化为灰烬,照应老翁的“睡美”。才三秋之夜已经要烤火,突出老翁的怕冷。夜已经过去,按理说老翁应该起床了,却还要“香添暖被笼”,打算继续躺着,生动地描绘出体衰闲散的老翁形象。
“晓晴寒未起,霜叶满阶红”,与首句遥相呼应,写气候对花木和老翁的影响。风雨过后,深秋的气候更加寒冷,“寒”字交代了老翁“未起”的原因。“霜叶满阶红”,夜来风雨加深了“寒”意,不久前还红似二月花的树叶,一夜之间就被秋风秋雨无情地扫得飘零满阶,这是运用了反衬的手法,表现了大自然的冷酷无情。从树木移情到人,从自然想到社会,令诗人深有感触。然而“老翁”却“晓晴寒未起”,对它漫不经心,突出了老翁的心境清静淡泊。全诗紧紧把握老翁秋雨之夜安眠的特征,写得生动逼真,亲切感人,富有生活气息。
懒性过逢少,襟期祇见君。雄心频说剑,清夜且论文。
露早虫偏切,风高雁数闻。便应欹枕卧,时事日纷纷。
隐几不成寐,萧条来朔风。高城翻落叶,远浦滞寒鸿。
意惬新凉后,杯深永夜中。因君爱疏散,三径数来同。
姑孰城中君送我,端阳重上宛溪船。多情云树愁如海,回首风尘暗隔年。
东海未成高士蹈,南冠应赖故人怜。重来不见刘公干,别卜交期在九泉。
右墄独登温树密,前旌双抗岭云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