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得隽张明府,豪吟汪户曹。珠投章水媚,云卧楚峰高。
白日淹骐足,青霄上羽毛。不眠歌起舞,纤月送林皋。
猜你喜欢
长忆观潮,满郭人争江上望。来疑沧海尽成空。万面鼓声中。
弄潮儿向涛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别来几向梦中看。梦觉尚心寒。
我常常想起钱塘江观潮的情景,满城的人争着向江上望去。潮水涌来时,仿佛大海都空了,潮声像一万面鼓齐发,声势震人。
踏潮献技的人站在波涛上表演,他们手里拿着的红旗丝毫没被水打湿。此后几次梦到观潮的情景,梦醒时依然感觉心惊胆战。
参考资料:
1、徐培均主编.唐宋词吟诵.广州: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1:117
2、陈扬主编.唐宋诗词名篇.广州:广东旅游出版社,1999:432
长:通假字,通“常”,常常、经常。郭:外城,这里指外城以内的范围。万面鼓声中:将潮来时,潮声像万面金鼓,一时齐发,声势震人。
弄潮儿:指朝夕与潮水周旋的水手或在潮中戏水的少年人。喻有勇敢进取精神的人。向:朝着,面对红旗:红色的旗帜。觉:睡醒。尚:还(hái),仍然。心寒:心里感觉很惊心动魄。
词的上片描写观潮盛况,表现大自然的壮观、奇伟;起首两句,写杭州人倾城而出,拥挤钱塘江边,万头攒动,争看江面潮水上涨。为下面潮水的涌现制造了气氛,作好了铺垫。上片结尾两句,运用比喻、夸张等手法,把钱江潮涌的排山倒海、声容俱壮,渲染得有声有色、惊险生动。
下片描写弄潮情景,表现弄潮健儿与大自然奋力搏斗的大无畏精神,抒发出人定胜天的豪迈气概。过片转而描写弄潮儿的英勇无畏、搏击风浪、身手不凡和履险如夷。这两句纯用白描手法,写得有声有色,富于动感,眩目惊心。结拍由回忆转为现实,写词人虽离杭已久,但那壮观的钱江涌潮仍频频入梦,以至梦醒后尚感惊心动魄。
此词对于钱塘江涌潮的描绘,可谓匠心独远,别具神韵。词中“来疑沧海尽成空”一句采用夸张手法,浓墨重彩,大开大阖,感染力甚强。上片第二句的“争”、“望”二字,生动地表现了人们盼潮到来的殷切心情,从空间广阔的角度进行烘托与大潮的壮观结合得甚为密切。结拍言梦醒后尚心有余悸,更深化了潮水的雄壮意象。前后的烘托与中间重点描写当中的夸张手法配合紧密,使全词的结构浑然一体。
霏霏细雨湿溪桥,雨霁溪清野趣饶。
把臂忽惊分袂早,登程不惮去途遥。
马嘶烟树和愁惨,帆挂仙舟类羽飘。
不尽尊间贤圣酒,何时重对此酕醄。
飞花雪片落梅残,兴发歌楼酒量宽。矶石钓鱼观冻手,衣蓑绿映暮江寒。
至人竟安在,陶铸皆秕糠。
世俗那得知,楚楚事冠裳。
方醉狂正作,吾语未可庄。
天定能胜人,更看熟黄粱。
茅檐鸟雀喜,麦熟及初夏。村树交浓阴,田翁意间暇。
举头见客至,欢笑起相迓。翁言日无事,兹乃灌园罢。
豆棚簇紫花,离离瓜满架。老夫亦何希,对此足晨夜。
来牟幸有秋,西成卜禾稼。官租得早输,邻里免惊讶。
君从何处来,愿得就蜗舍。茗叶诚有余,春醪不劳借。
粗野蒙见原,竟夕谈桑柘。
老向人间未拂衣,偷闲聊喜息尘机。
丹枫断岸秋来早,淡日孤村客到稀。
偶忆雪溪携鹤去,却从云肆买蓑归。
酒徒莫笑生涯别,久矣渊明悟昨非。
小小山前屋,深深竹里门。
艰关谙世梦,宽绰养天根。
趣涉诗书圃,名归耕钓村。
日长无一事,笑诺子孙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