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坦道却如临折板,安流还似泛波澜。好凭羊角生毛羽,转笑人间行路难。
猜你喜欢
长忆观潮,满郭人争江上望。来疑沧海尽成空。万面鼓声中。
弄潮儿向涛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别来几向梦中看。梦觉尚心寒。
我常常想起钱塘江观潮的情景,满城的人争着向江上望去。潮水涌来时,仿佛大海都空了,潮声像一万面鼓齐发,声势震人。
踏潮献技的人站在波涛上表演,他们手里拿着的红旗丝毫没被水打湿。此后几次梦到观潮的情景,梦醒时依然感觉心惊胆战。
参考资料:
1、徐培均主编.唐宋词吟诵.广州: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1:117
2、陈扬主编.唐宋诗词名篇.广州:广东旅游出版社,1999:432
长:通假字,通“常”,常常、经常。郭:外城,这里指外城以内的范围。万面鼓声中:将潮来时,潮声像万面金鼓,一时齐发,声势震人。
弄潮儿:指朝夕与潮水周旋的水手或在潮中戏水的少年人。喻有勇敢进取精神的人。向:朝着,面对红旗:红色的旗帜。觉:睡醒。尚:还(hái),仍然。心寒:心里感觉很惊心动魄。
词的上片描写观潮盛况,表现大自然的壮观、奇伟;起首两句,写杭州人倾城而出,拥挤钱塘江边,万头攒动,争看江面潮水上涨。为下面潮水的涌现制造了气氛,作好了铺垫。上片结尾两句,运用比喻、夸张等手法,把钱江潮涌的排山倒海、声容俱壮,渲染得有声有色、惊险生动。
下片描写弄潮情景,表现弄潮健儿与大自然奋力搏斗的大无畏精神,抒发出人定胜天的豪迈气概。过片转而描写弄潮儿的英勇无畏、搏击风浪、身手不凡和履险如夷。这两句纯用白描手法,写得有声有色,富于动感,眩目惊心。结拍由回忆转为现实,写词人虽离杭已久,但那壮观的钱江涌潮仍频频入梦,以至梦醒后尚感惊心动魄。
此词对于钱塘江涌潮的描绘,可谓匠心独远,别具神韵。词中“来疑沧海尽成空”一句采用夸张手法,浓墨重彩,大开大阖,感染力甚强。上片第二句的“争”、“望”二字,生动地表现了人们盼潮到来的殷切心情,从空间广阔的角度进行烘托与大潮的壮观结合得甚为密切。结拍言梦醒后尚心有余悸,更深化了潮水的雄壮意象。前后的烘托与中间重点描写当中的夸张手法配合紧密,使全词的结构浑然一体。
洞房清昼似黄昏,却下重帘掩上门。威闪星眸含薄怒,妒传风语表深恩。
鬓梢花朵防欹侧,舌本茶香恣吐吞。容易铃声惊蛱蝶,已消孤闷未消魂。
社结金莲都不晓。金盘献、七珠明了。金陵河里知多少。要现金光,须得金匙搅。牵过般密妙。此句疑有脱误金风内,好香笼罩。金枝玉叶同成俏。唤出金翁,便做金鸡叫。
诗拙非同社,情亲本故乡。共知成远别,且复暂相将。
池古莲花净,窗深桧叶香。何时重携酒,来宿赞公房。
君家昆季总能文,哭友那堪更送君。呜咽黄河流渭水,迢遥白雪度秦云。
即看断雁离群去,况属连枝落叶分。少弟长安终日望,西来消息早相闻。
石瘦兰馨入骨寒,笔端往往带儒酸。河阳桃李春风满,此段烦君更画看。
南山春笋多,万里行枯腊。不落盘餐中,今知绿如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