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频年瓶笠皆无定,一夜轻帆渡峡来。峰势似窥江路尽,舟行始觉画屏开。
岩云夜度侵衣冷,猿狖声多入棹哀。乞食栖栖任途路,暂同吟咏一徘徊。
猜你喜欢
石殿玲珑翠满窗,仙人都在水云邦。湖光北绕通诸洞,峡势东回束大江。
径接丹梯成复道,影涵金榜动飞幢。腥风昼拥桃花雨,坐到龙归试学降。
出门恋慈母,珍重万千言。道路空依仆,艰难为请恩。
孤帆轻过峡,深夜怯啼猿。泪落西江水,无从到楚沅。
过逢父老说崧阳,何武思遐白昼长。公自东甸隆砥柱,民从南国咏甘棠。
莺花四野春风永,桃李千秋湛露香。知是讴吟图不尽,更瞻畏垒祝庚桑。
岳麓长沙西与东,漫山春到杜鹃红。此中温室栽盆供,细数花枝有几丛。
长夏最清处,广庭深坐时。萤明草际火,蛛挂月中丝。
露响微闻竹,风多恰近池。更看小儿女,散发绕廊嬉。
露白风清庭户凉,老人先著夹衣裳。
舞腰歌袖抛何处,唯对无弦琴一张。
蜀(shǔ)道如天夜雨淫,乱铃声里倍沾襟(jīn)。
当时更有军中死,自是君王不动心。
到蜀地的道路比上青天还难,何况是在夜间,又不断地下起了雨呢!值此时刻。唐玄宗想起了杨贵妃,眼泪就伴着铃声不断地流下来了。
那时军中死去的并非贵妃一人,死了那么多人,君王却丝毫也没有怜惜他们,更没有为他们而难受过。
译注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
蜀道:通往四川的道路。淫:多。沾襟:指唐玄宗十分悲痛,眼泪把衣襟都打湿了。
这是用绝句形式写的读后感兼咏史诗。这类诗最重的是要有创见,富有新意。
不少唐人以杨玉环之死写过诗,白居易的《长恨歌》最为著名,白乐天写这首诗时并不乐天,题目中的“恨”字足可说明一切。李商隐的《马嵬》也很有名,批判的矛头直指李隆基,“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讽刺挖苦的味道相当明显。郑畋《马嵬坡》中“景阳宫井又何人”,以陈后主和张丽华比李隆基和杨玉环,隐含讥刺。还有杜甫的“中自诛褒妲”,刘禹锡的“天子舍妖姬”等,含有女人是祸水的错误观念。李靓的这首绝句立意不但新,而且高,可以说超过了前人。
诗的前两句是对《长恨歌》中所述的事加以概括,抽取其中的一个片断:在“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的艰难行程中,“霪雨霏霏,连月不开”,李隆基“夜雨闻铃断肠声”,写成《雨霖铃曲》以寄恨。这就为后面的议论定下了基调——在“渔阳鼙鼓动地来”时,唐军节节败退,安禄山“径截辎重,横攻士卒”,官军则“都尉新降,将军覆没。尸填巨港之岸,血满长城之窟。”这一切李隆基想过了吗?
后两句议论警策,有春秋笔法。诗人同情的不是“宛转娥眉马前死”,一妃之死,何足道哉,何必为之鸣不平呢?那“尸骸遍野”,“骨暴沙砾”的阵亡将士们,“精魂何依”?那个昏君李隆基却根本没有想到,即使想到,也是一点都不会动心,因为他唯一感到痛心并为之“倍沾襟”的是“三千宠爱在一身”的杨妃。连六军生死,国家兴亡都不过问,只念念不忘“回眸一笑百媚生”的亡妃,如此帝王,何许人也,还用诗人多说吗?全诗到此嘎然而止,“含有余不尽之意”在于言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