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一别先生五十年,洛阳年少也华颠。自怜枉受吴公荐,白首重来意惘然。
猜你喜欢
开处谁为伴,萧然不可亲。雪宫孤弄影,水殿四无人。
夕宿飞狐关,晨登碛砾坂。形为戎马倦,思逐征旗远。
边城秋霰来,寒乡春风晚。始信陇雪轻,渐觉寒云卷。
徭役命所当,念子加餐饭。
风挟重阴牛戴牛,电雷雹雪来终朝。
诗人隐忧寓酬倡,清辉错落欺琨瑶。
似惊一日四变异,须省二气同根苗。
非阴能胜阳不竞,非物能眚人先妖。
炎精未振刚受畜,睢水昼遁成皋跳。
一从愤悱刚浸长,斡握地轴旋天杓。
山中不知此何时,只睹此象心为焦。
累臣九死何足恤,顽云苍惨天关遥。
泽中但知赋鸿雁,天上无复歌祈招。
醡头新酒空似清,墙根新虀花如骄。
便思倾罍芼鲜鲫,不妄为取琴徽调。
江张程子同一醉,芳草为藉天为裯。
干戈满地不忍见,恐调老弱征商轺。
柏酒堪成醉,其如感慨何。风前人一别,客里岁三过。
鸿雁关河远,烽烟道路多。坐深聊假寐,清梦绕烟萝。
古城仙鹿远,百感赴斜曛。
海气千年聚,山形九斗分。
神鸦饥吸藓,宰木蠹藏云。
何处鸣钲发,春屯又易军。
学道贵积习,天地故相似。不容有秋心,毫发在胸次。
烧痕惨淡带昏鸦,数尽寒梅未见花。
回雁峰南三百里,捕蛇说里数千家。
澄(chéng)江绕郭闻渔唱,怪石堆庭见吏衙(yá)。
昔日愚溪何自苦,永州犹未是天涯。
黄昏里一群乌鸦飞临,带起点点惨淡的烧痕,举目不见半朵春花,且把枝枝寒梅数尽。
北望大雁回还的回雁峰,三百里中烟霭葱茏,数千户野居的人家,捕蛇的生涯急急匆匆。
一条大江绕城而过,几支渔歌声音朦胧,南冬百年头蔹韵窀祷,还掩映在怪石之中。
当年的子厚何必兴叹,永州并不算地角天边。
参考资料:
1、王英志选注.元明清诗词选:太白文艺出版社,2004年05月:14
2、吕晴飞,李观鼎主编.中国历代名诗今译:中国妇女出版社,1991年04月:1057
烧痕:火烧后留下的痕迹,实指火耕。惨淡:阴暗、凄惨。
回雁峰:在湖南衡阳。传说北来大雁到此处停息,其南为永州。捕蛇说:柳宗元在永州时写有《捕蛇者说》,此代永州城。
澄江:清澈的江水,当指愚溪。郭:外城。
愚溪:在零陵西南,东北流入潇水。柳宗元谪居永州时自号愚溪,此即指柳宗元。天涯:喻作者此行的目的地安南。
湖南永州在古代被称为僻远之地,属于南荒。旅行到这样一个地方,骚人墨客就倍增惆怅。陈孚的这首诗,却有一个特点,就是结合了柳宗元的经历、诗文来写,其中有景有情,也寄寓了自身的感慨。结合柳宗元的诗文写,一个主要原因就是永州的历史文物并无驰名于世的记载,只因有了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柳宗元被贬到永州,写下了《永州八记》等游记文而令永州在中国文学史上占一席地。所以陈孚就以他为吟咏的对象了,既写永州所见,也写柳宗元其人。
这是一首怀古之作。前六句着力描写永州蛮荒的景物,而后两句则突然转折,和前面的描写形成鲜明的对比,整首在结构章法上和李白的《越中览古》颇为相似,不过李白诗是七绝,此诗是七律。永州是古老而又荒僻贫苦的地区,郊野可看到火燎后的痕迹,黄昏时分有乌鸦绕树三匝、择枝而栖的景象。这里虽有梅树,可是还未绽蕊开花,而著名的衡阳回雁峰距离永州却有三百里之远。永州小城有江水绕城而过,黄昏之际可听到渔舟唱晚的欺乃之音;而小小的衙门却有垒石成堆,使得庭院狭窄可笑。在这样一个地方,柳宗元滞留其间,做一个冷官,无怪他藉选择愚溪山丘以筑室,写《愚溪对》以自怨自艾了。陈孚想到这里,不禁既同情柳宗元的际遇,又惋惜他的衰颓:“何必太过自苦呢?永州虽远,比之天涯海角,毕竟聊胜一程啊!”
柳宗元被贬南荒,曾有“从此忧来非一事,岂容华发待流年”(《岭南江行》)、“非是白蒴洲畔客,还将远意问潇湘”(《得卢衡州书因以诗寄》)、“一身去国六千里,万死投荒十二年”(《别舍弟宗一》)、“春风无限潇湘意,欲采苹花不自由”(《酬曹侍御过象县见寄》)的吟咏,可见他的牢愁与痛苦是如何深沉。而陈孚抒发的“永州犹未是天涯”,也不过是自我慰藉而已,其实他自己也感到非常荒寒寂寞。
这首诗充分反映了元初永州一带的萧条惨淡景象,陈孚诗中的诗句“烧痕惨淡带昏鸦,数尽寒梅数枝花”,正是当时永州惨淡景象的真实写照。因此,这首诗也成为研究当时永州经济社会情况的重要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