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小桐才几尺,气压百岁樗。雨露意未饱,风月韵已孤。
凤凰肯寂寞,燕雀空踟蹰。天地有和气,想为桐之腴。
我愿刳作琴,献上九重居。坐使薰风还,虽死骨不枯。
猜你喜欢
庭前落尽梧桐,水边开彻芙(fú)蓉。
解与诗人意同。
辞柯(kē)霜叶,飞来就我题红。
庭院前落尽了梧桐的叶子,水中的荷花也早失去当日的风姿。
仿佛是通晓诗人我的心思。
一片经霜的红叶离开树枝,飞近身来让我题诗。
本站。
芙蓉:指荷花。
辞柯:离开枝干。题红:在红叶上题诗。
起首两句的对仗,概括了诗人在园林中所望见的秋景。“庭前”和“水边”是两处代表性的地点,暗示出诗人在四处徘徊,也在百般寻觅。但秋天对于诗人实在是太无情了,这两句中的“尽”和“彻”就不留一点余地。这两个字也正是景句之眼。既然是“落尽梧桐”,诗人的判断显然是基于未尽之时绿叶繁茂的秋前情形;同样,“开彻芙蓉”,首先浮现在他脑海中的也必然是旧时荷花盛开的热闹景象。枝上萧索,水面凋敝,这现实与记忆之间的巨大反差,自然会勾惹起悲秋的心情。可明明是作者因红衰翠减而伤感,第三句却偏偏说成是红翠善解人意,因迎合人的心绪而自甘衰残。诗人的这种自我怨艾,一来反衬出心中无可奈何的悲感的沉重,二来也表现了他对园林中美好事物的一往情深。
正因为诗人将所见的秋景与自己系结在一起,才会有四、五两句的神来之笔,而在心情上发生一个完全的转折。
我们在秋天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形:秋风卷着落叶扑面飞来,碰到身上有时就像粘住似的,好一会儿才飘落地面。诗人此时,就有一片“辞柯霜叶”缠上了他。何以见得?因为在上文的气氛中,飞舞在空中的霜叶只会加深“落尽”的印象,唯有停落在身上的片时的流连,才有可能启发诗人新的思考。霜叶“辞柯”而依人,这本身就沟通了“意同”的两者间的联系。“辞柯霜叶,飞来就我题红”,在多情善感的诗人眼中,其“飞来”完全是主动的、有目的的及含情脉脉的行为;而“题红”在其“红叶题诗”典故的原始意义上,则饱含着真、善、美的生活激情。秋天固然有萧瑟的一面,但对热爱生活的诗人来说,却同时意味着希望和奋起。这一“辞”一“就”,尽翻前案,将初时悲秋消沉的气氛一扫而空,无异化衰朽为神奇。小令别出机杼的结尾,令人拍案叫绝。
边风吹雁至,君却向边游。
正立功名日,去防关塞秋。
看雕因撚箭,调马试呈球。
奏凯归时节,应须万户侯。
淮南悲木落,而我亦伤秋。况与故人别,那堪羁宦愁。
荣华今异路,风雨昔同忧。莫以宜春远,江山多胜游。
诸峰翠少中峰翠,五寺名高此寺名。石路险盘岚霭滑,
僧窗高倚泬寥明。凌空殿阁由天设,遍地杉松是自生。
更有上方难上处,紫苔红藓绕峥嵘。
山到金盆共绕回,势高群岫独崔嵬。
那更绝顶又拳石,真似飞从天上来。
节令坚冰始,民风古意淳。星行穷少皞,正岁述咸秦。
俗礼嫌端拜,头风强裹巾。红泥炉畔酒,从此卜亲邻。
长川抱空岩,春水三月深。有鱼岁一来,琐细如寸针。
网鱼聚乾腊,白艇争分阴。与人作苞苴,囊纱走权门。
人言投鲙残,成鱼只侵寻。岂有仙家庖,烹鲜赤刀砧。
又言弃药滓,入水成纤鳞。仙事亦渺茫,讵可穷本因。
不知谁作古,遗祸今犹存。杀鱼岁亿万,可易千黄金。
仅令贵公子,醉嚼聊一欣。世俗自乃尔,仙人亦何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