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学省足清昼,词垣惊早秋。美人隔河汉,落月在高楼。
持衣未成曲,吹笛不胜愁。还趋鳷鹊观,别制鹔鹴裘。
猜你喜欢
骑马都下归,放船湖中赏。恩沾翰林制,乐奏凤池响。
十年雨露间,一日青冥上。虞陈本同姓,词源浩沆漭。
他山翠琰刻,别殿黄金榜。诸公诵合作,观者必抵掌。
昨闻已超然,近见益高爽。宜乎盛名下,传写日以广。
汉史奏德星,君家太丘长。馀音抚庙瑟,致礼张贤网。
吾衰竟五十,所去辄寻丈。云瀑代春弦,女萝为夕幌。
誓挂牛角书,妻子鹿门往。薄忝君子交,幽期起遐想。
风雨满苹洲。绣阁银屏一夜秋。当日袜尘何处去,溪楼。怎对烟波不泪流。
天际目归舟。浪卷涛翻一叶浮。也似我侬魂不定,悠悠。宋玉方悲庾信愁。
此词在时下流行的不少宋词读本中皆未得一立足之地,足见人们对它的冷淡。大约人们还是喜爱陈亮“二十五弦多少恨,算世间哪有平分月”,“正好长驱,不须反顾,寻取中流誓”一类的慷慨激昂之词,及读这首《南乡子》,不免觉得气软无力,以为失了所谓“龙川本色”。其实不是这样。
初读之下,《南乡子》是一首怀人之小令。打头两句既点明了时令,又写出了主人公的孤独。“当日袜尘何处去”,古人习用“凌步微波,罗袜生尘”来形容体态、脚步的轻盈,由此可以想象得出相思之人与所思之人曾有过花前月下、并肩芳径的美好时光。然而徒留下温馨的回忆而已,眼前人却空居绣阁银屏之中,独以风声雨声为伴,面对千里烟波,不禁潸然泪下。
过片紧承上片的“烟波”,用“浪卷涛翻”中的悠悠一叶扁舟来形容自己的心魂不定,信手拈来,寓情其中,十分贴切。怀人之苦,至此极矣,词人却又突然落下一句:“宋玉方悲庾信愁!”宋玉曾作《九辩》,其中最著名的句子是:“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零落而变衰。”自此之后,“悲秋”成为文人笔下不断重复的主题。庾信是北朝诗人,其著名的作品有《拟咏怀》二十七首和《哀江南赋》等,其中也有“摇落秋为气,凄凉多怨情”之句。从表面看来,“宋玉方悲庾信愁”只是照应了上片的“绣阁银屏一夜秋”,仍是以环境的萧瑟衬托主人公心中的凄苦而已。但分析作品有时不可不“知人论世”,结合作者当时的政治形势及其生平志业和创作倾向来考察,词人这里用宋玉、庾信之典是有深意在的。宋玉《九辩》所抒发的主要是自己落拓不偶的悲愁和不平,以及对妒害贤良的奸谗小人的憎恶。“岂不郁陶而思君兮?君之门以九重。”这就是宋玉之悲。而庾信之愁在“乡关之思”,则是不待言的。更值得注意的是,庾信《拟咏怀》第十一首以“摇落秋为气”打头,结局为:“眼前一杯酒,谁论身后名。”感慨自己故国(南朝梁)君臣只顾眼前享乐而无后虑之忧。由此看来,陈亮以宋玉、庾信来形容自己的悲愁,绝不仅仅是悲秋怀人,而是怀念着被金人占领的北国大地,渴望朝廷扫除奸邪,改变苟安的现状,早图恢复。这样,“浪卷涛翻”云云,也就可以形容词人那一颗忧国忧民的爱国之心的跳动了。
作家有时候确实是落笔不由初衷的。即使陈亮写《南乡子》之初是想表达怀人之情,那也并不影响他平日所最关心的事情、所念念不忘的思想感情在写作过程中突然爆发出来。
吴兴公子二百载,尺素往往流云霞。仲温急就散隶色,骨格虽尔风神赊。
狂鬼鸱张学士腕,东海小儿竟涂鸦。凤池綵笔难再问,鸡林高价徒相誇。
人间不识祝京兆,何处还逢书大家。此君自称枝指翁,指间蠕蠕出天工。
寒花夜发白兔锋,谁其赠者索与钟。少年临池亦已精,晚节自喜愈纵横。
当其得意缣素表,一扫万古开精灵。人云颠旭亦尔尔,毋乃大令更其名。
恍如青天嗷飞瀑,崖翻石走风雷惊。皂雕秋回击羽坠,绿耳电摄排空行。
兰筋剑距时横出,逸态雄姿随手生。迩来家鸡轻野鹜,却向真书大矜束。
即看京兆更遒绝,小茧游丝染明玉。离离落日施荒草,淡淡疏烟挂寒竹。
邻女捧心但益丑,世人贵耳翻见辱。玉树长埋呼不起,侪辈声名眼前死。
处处黄金购遗迹,东家覆瓿三尺纸,自古文章亦如此。
强仕似幼学,细书仍短檠。月来吟处白,风及醉时清。
坐久夜微湿,更深秋有声。不知愁底事,终夕自悲鸣。
野寺经旬客寓居,水声山色是吾庐。
喜君能道碧云句,招我更烦黄犊车。
世路从来多险阻,人生何必问赢余。
况闻一诺千金重,为激西江救涸鱼。
大丈夫儿合自知,得便宜是落便宜。无心用处急回首,莫待天明失却鸡。
日日扫居室,既扫尘复生。性癖颇爱净,去尘心乃清。
居间虽少事,处世岂无营。弱子在襁褓,几时堪使令。
蹉跎叹光景,困守限户庭。非无四方志,边隅未休兵。
遥闻官军出,尽毁徐州城。朱门与碧牖,回首成榛荆。
江淮及闽越,寇盗之所经。人民苟全活,奔走不得宁。
眷兹蓬庐下,栖迟聊慰情。但当勤洒扫,读书饱藜羹。
万事委天运,何必求荣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