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米雨欧风捲地来,有人策马上金台。空弹贾谊忧时泪,共惜刘蕡下第才。
书剑南归沧海阔,河山北望战云颓。太平策在终须用,且抱乡心付岭梅。
猜你喜欢
早闻声价重龙门,一疏轰传叩九阍。吾辈当为天下计,此才岂藉特科尊!
愁边在陆龙蛇起,梦里当关虎豹蹲。诵罢高文鸡喔喔,何时对舞共刘琨!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一作:千锤万击出深山/千鎚万击出深山)
(一作:粉骨碎身全不惜/粉身碎骨浑不怕/粉身碎骨全不怕)
(石灰石)只有经过千万次锤打才能从深山里开采出来,它把熊熊烈火的焚烧当作很平常的一件事。
即使粉身碎骨也毫不惧怕,甘愿把一身清白留在人世间。
参考资料:
1、高濯缨选编.明诗三百首.海口:海南国际新闻出版中心,1994:66
千锤万凿:无数次的锤击开凿,形容开采石灰非常艰难。千、万:虚词,形容很多。锤:锤打。凿:开凿。若等闲:好像很平常的事情。若:好像、好似;等闲:平常,轻松。
清白:指石灰洁白的本色,又比喻高尚的节操。人间:人世间。
这是一首托物言志诗。作者以石灰作比喻,表达自己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意愿和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
作为咏物诗,若只是事物的机械实录而不寄寓作者的深意,那就没有多大价值。这首诗的价值就在于处处以石灰自喻,咏石灰即是咏自己磊落的襟怀和崇高的人格。
首句“千锤万凿出深山”是形容开采石灰石很不容易。次句“烈火焚烧若等闲”。“烈火焚烧”,当然是指烧炼石灰石。加“若等闲”三字,又使人感到不仅是在写烧炼石灰石,它还象征着志士仁人无论面临着怎样严峻的考验,都从容不迫,视若等闲。第三句“粉身碎骨浑不怕”。“粉身碎骨”极形象地写出将石灰石烧成石灰粉,而“浑不怕”三字又使我们联想到其中可能寓有不怕牺牲的精神。至于最后一句“要留清白在人间”更是作者在直抒情怀,立志要做纯洁清白的人。
于谦为官廉洁正直,曾平反冤狱,救灾赈荒,深受百姓爱戴。明英宗时,瓦剌入侵,明英宗被俘。于谦议立明景帝,亲自率兵固守北京,击退瓦剌,使人民免遭蒙古贵族再次野蛮统治。但英宗复辟后却以“谋逆罪”诬杀了这位民族英雄。这首《石灰吟》可以说是于谦生平和人格的真实写照。
一江秋水碧湾湾。绕青山。玉连环。帘幕低垂,人在画图间。闲抱琵琶寻旧曲,弹未了,意阑珊。飞鸿数点拂云端。倚阑看。楚天寒。拟倩东风,吹梦到长安。恰似梨花春带雨,愁满眼,泪阑干。
一第时难得,归期日已过。相看玄鬓少,共忆白云多。
楚阔天垂草,吴空月上波。无人不有遇,之子独狂歌。
日暮空林野鸟歌,新坟古冢满山阿。不知白骨埋多少,依旧青山四面多。
自识溪桥路,常怀释道林。
水流精舍曲,门闭洞湖阴。
日向芙蓉度,春从杨柳深。
未消游后兴,还似欲相寻。
雨暗蒹葭浦,烟青杨柳津。有劳修月手,来访卧云人。
落笔向来事,无锥今岁贫。故山何处是,落日大江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