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天涯一只惊霜乌,欲归望远心踟躇。踟躇不归问何意,答言恐负高飞志。
高飞壮志难遽酬,可怜倦翮无时休。不如株守故林侣,饮啄翱翔得自主。
吁嗟乎!乌不归兮栖何之?乌竟归兮哺何资?将归未归两难决,愁煞斜阳欲暮时。
暮景人间容易变,及时归去乌莫恋,巢中老乌泪如霰。
猜你喜欢
秋江芙蓉花,岂不颜色好。日夕霜露侵,其柰容易老。
花老不自知,犹谓色无改。爱花惟爱色,莫恨人不采。
涉江采芙蓉,莫采芙蓉蕊。蕊开犹耐久,留以映秋水。
妾家江水南,君住江水北。采花以寄君,聊慰相思忆。
兆协文明夏始芳,昔贤何乃视为常。凤池培得千金种,鳌禁堆成百宝妆。
近侍曾闻亚姚魏,品题今喜赖苏黄。调高春雪知难和,引兴还须釂巨觞。
才甘鱼目并,艺怯马蹄间。王谢初飞盖,姬姜尽下山。
缚鸡方角逐,射雉岂开颜。乱翠移林色,狂红照座殷。
防梭齿虽在,乞帽鬓惭斑。傥恕相如瘦,应容累骑还。
人也隐君子,一官聊自闲。
谁能学管库,竟尔死茅菅。
良璞不易剖,大弨终不弯。
惟应太史录,他日出名山。
睡熟城中石湾家,老夫乘兴步江沙。白龙西浦青杨树,挂起蓑衣月正斜。
结茅临水石,淡寂益(yì)闲吟。
久雨寒蝉少,空山落叶深。
危楼乘月上,远寺听钟寻。
昨得江僧(sēng)信,期来此息心。
结茅:指盖造简陋的房屋。因其屋顶用茅草所盖,故称。水石:犹言山和水,有泉水又有岩石。澹寂:恬静而又孤寂。益:增加。闲吟:随便吟诗。
危楼句:乘着月光爬上高高的楼顶。危楼,高楼也。远寺句:循着钟声去寻找远处的寺庙。
江僧:指乘船在江河上漂泊的僧人。期:希望。息心:排除杂念。
秘演所隐居之地是一座幽静美丽的山,这首诗写出了秘演于此山中静修的种种情景。
湿云不动溪桥冷。嫩(nèn)寒初透东风影。桥下水声长。一枝和月香。
人怜花似旧。花比人应瘦。莫凭小栏干。夜深花正寒。
潮湿的云彩凝滞不动,溪桥清冷,轻寒刚刚穿透东风的身影。桥下水发出长长的声响,河畔的梅枝正揉和着月光发出香气。
人爱花好似见了旧友,花与人比较起来该是俊秀清瘦。独自一人寂寞靠着那小小的栏杆,殊不知夜深正熬受着寒冷哩!
参考资料:
1、朱德才主编,增订注释全宋词1,文化艺术出版社,1997.12,第293页
2、朱靖华,饶学刚,王文龙编著,苏轼词新释辑评(下册),中国书店,2007年,第1316-1318页
湿云:天空中凝聚的浓云。嫩寒:轻寒;微寒。
莫:同寞,寂寞。
上片写桥下月夜船上所观美景。开头两句,以仰视描绘之笔,烘托词人此时此地的一种压抑心境。“湿云不动”是指空间湿气呈现饱和状态,人感到胸闷,暗示着词人的抑郁心情。而“溪桥”又是清凉的,昭示着冷天的到来。“嫩寒”刚刚穿透东风留下身影。一个“透”字,突出了词人生活处境的严峻。词人把“湿云”、“溪桥”、“嫩寒”、“东风”全都人格化了。第三、四句以俯视描绘之笔,烘托词人此时此地由压抑到恬淡的心境:“桥下水声长”,写听觉;“一枝和月香”,写嗅觉。由听觉挪移到嗅觉,其间采用了跳跃和剪辑的手法,把它们连接起来的便是河畔上、高楼旁的一棵梅花树。“和”字一出,全盘皆活了。月,本是不香的,只因花一枝揉和叠印在月儿上,花香、月香也就分不清了,给人一种宁静恬淡的感觉。上面八种景物,构成四幅画面,声、形、色、味俱全,宛如过电影一般。
下片写河畔高楼与河下船里的情思。第一、二句用互比的手法,正面描写船人想象中的佳人形象:“人怜花似旧,花比人应瘦。”是“人怜花”还是花怜人,是“花比人”还是人比花,全在词人的情感中:“旧”与“瘦”。这与“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有异曲同工之妙。最后两句侧面描写佳人的相思,实际也是东坡自己的情思:“莫凭小栏杆,夜深花正寒。”词人运用李后主《浪淘沙·帘外雨潺潺》中的“独自莫凭栏”和“罗衾不耐五更寒”词句,不露痕迹,有点石成金之妙。
全词运用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比喻与通感的笔调,生动描绘了泗水上的冬夜月景,烘托了两种相思,一样情怀。只说“人怜花似旧”,不说花怜人全新;只说“夜深花正寒”,不说夜深人正寒。这种隐喻之笔,是词人描写佳人惯用的手法,值得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