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底事相逢无语,情已熟,脸儿新。牵了寸心难着处,屏深绣被温。
彼此私觑久,得得地,认郎君。道是风流好,自小不生人。
猜你喜欢
宝髻(jì)偏宜宫样,莲脸嫩(nèn),体红香。眉黛(dài)不须张敞画,天教入鬓(bìn)长。
莫倚(yǐ)倾国貌,嫁取个,有情郎。彼此当年少,莫负好时光。
你装饰珠宝的高高的发髻,最适合宫中流行的式样。你的脸庞像莲花一样鲜嫩,肌肤白里透红散发馨香。你青黑的眉毛不需人工描画,天生双眉入鬓又细又长。
不要倚仗自己有倾国之貌,应该嫁给一个有情有意的如意郎。我和你正当青春年少,千万不要辜负了美好的时光。
参考资料:
1、高文炳编著.唐宋词选译赏析365首:天马图书,2001:19-20
2、弓保安著.唐五代词三百首今译:陕西人民出版社,1993:8-9
宝髻:插戴珠宝的发髻。偏宜:甚合。宫样:宫中流行的式样。莲脸嫩:象莲花那样鲜艳娇嫩的脸。体红香:体,即躯体,这里指女子的肌肤。红:红润。香:馥郁芳香。黛:青黑色的颜料,古代女子用以画眉。眉黛即眉毛。张敞:汉宣帝时,为京兆尹。曾为妻子画眉。后来成为夫妻恩爱的典故,传为佳话。
倚:倚仗。倾国貌:极言妇女之美貌。
这是一首仿效民歌写男青年向姑娘求婚求爱的新词。它强调了爱情不要倚仗貌美,要选有情有义的郎君来嫁。当然由于封建帝王的审美观,把一个美女写得珠光宝气,宫样梳妆,脱离了民间姑娘的天生丽质。
上阕集中描写女子的美艳过人。先写发髻,“宝髻”二二字透露出来的是精致与讲究。“偏宜官样”是侧写其气质不凡,盖宫样发髻虽时髦好看,但非人人适宜,而词中女子则天性合适,宛然定制。唐时妆饰风气往往以宫女为典范,故发型和服装的“宫样”意味着潮流和卫,如刘禹锡《赠李司空妓诗》“高髻云鬟宫样妆,春风一曲杜书娘”即是指官样发型,而白居易《上阳白发人》诗“小头鞋履窄衣裳,青黛点眉届细长”,韩《忍笑》“宫样衣裳浅画眉,晚来梳洗更相宜”则主要指宫样服装。
接下写脸部,视觉上的脸嫩、眉长与嗅觉上的体香,衬托出一个青春可人的女性形象,尤其是“天教人鬓长”一句极力写出了女子的天生丽质。这里虽用了张敞的典故,但并非表现恋人或夫妻恩爱的意思,而是着力表现其超乎寻常的美丽而已。《西厢记》中张生第一次见莺莺,就这样描写道:“则见她宫样眉儿,新月偃,斜侵入鬓云边。”也是被莺莺长长的屑线所吸引。有学者认为“体红香”一句乃是暗写杨贵妃,因为《开元天宝遗事》“红汗”条记载:“贵妃每至夏月,常衣轻绡,使侍儿交扇鼓风,犹不解其热,每有汗出,红腻而多香。,或拭之于巾帕之上,其色如桃红也。”但是否能由此将“体红香”归为杨贵妃的专有特征,却是要打个问号的。因为从结构上来说,整个上阕都是集中描写头部和脸部的装扮,如果插入一句对身体的描写,不免使文笔显得枝蔓了。而且“美人红妆色正鲜,侧垂高髻插金钿”(岑参《敦煌太守后庭歌》),红妆及脂粉香用于脸部描写也是常见的情形。
下阕转入议论。盖此女子因自恃其过人之艾艳,—般男子难入其眼。但真情可贵,青春短暂,故词人郑重劝告:美貌不可恃,青春都一晌,如遇有情郎,不妨付衷肠。此即使以朋友口吻相劝,虽有关切,却无爱恋。
全词语言生动、流畅,饶有民歌率真风味又不失含蕴。象“莲脸嫩”的鲜活比喻,“体红香”的鲜明生动描写,眉黛的夸张,下半阕流水般的明快、俊朗、流畅,都是艺术纯熟的表现。
徒为经异岳,不得访灵踪。日尽行难尽,千重复万重。云垂多作雨,雷动半和钟。孤竹人藏处,无因认本峰。
早付閒身老故乡,青松成径菊成行。
搘颐独坐心遗念,坦腹高吟兴欲狂。
瓮下却应嗤毕卓,篱根遥想对义皇。
乘风破浪门前客,试问浮家有底忙。
寒空黯惨塞不开,筛琼屑玉卷地来。乾坤变灭定何意,风为披拂云剪裁。
和声载路天亦喜,簸弄花絮为春台。了知麦秋更好在,老农指此丰年媒。
城上崇楼晚,荆南积雪天。苍生阻饥后,白野泬漻边。
世路遭时短,才华与赋宣。胡鹰九霄思,矫翼臂鞲前。
岛树压丛云,波光铺塞雪。迥浸寒无暑,平空晓犹月。
吕父巳入周,范蠡未辞越。扁舟谁与同,浩歌几千阕。
酿法传将道士家,春醪一味采松花。常时野坐开新瓮,几度山行载后车。
忤客有谁焚醉日,学仙何处饮流霞。明朝又觅南邻伴,还汲清泉洗石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