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从来交分拟金兰,一纪前同陟道山。君畜高才终未偶,我居荣路独何颜。
邺台将卜全身退,洛宅先输任意闲。感旧倚楼空自叹,不如飞翼倦知还。
猜你喜欢
退谋休洛勇难攀,性得清虚不在山。十亩足居应慕白,一瓢犹乐直师颜。
谁论世路风波恶,渐见仙家日月闲。我亦安阳蜗舍就,羡君殊欲幅由还。
春雪严凝暖未回,围炉犹拥已燃灰。明朝知是长斋毕,准拟冲泥踏水来。
风雪送余运,无妨(fáng)时已和。
梅柳夹门植,一条有佳花。
我唱尔言得,酒中适何多!
未能明多少,章(zhāng)山有奇歌。
风雪送走了一年剩余的日子,气温则已经开始融和。
门前两边种着梅与柳,一株山楸树好花婆娑。
我歌唱你说难得,酒中的惬意何其多!
说不上酒中的快乐有多少,那石门山曾聆听过奇妙的歌。
参考资料:
1、孟二冬.陶渊明诗选注.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2:104-105
2、郭维森包景诚.陶渊明集全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185-186
蜡(zhà)日:古代年终时大祭万物的节日。蜡,周代十二月祭百神之称。余运:一年内剩下的时运,即岁暮。时已和:时节已渐和暖。
夹门植:种植在门两旁。佳花:指梅花。
唱:指咏诗。尔:你,指上句的佳花。言得:称赏之意。适:适意,惬意。
未能明多少:难以明了到底有多少,意谓极多。指“酒中适”。章山:江西南城县东北五里有章山,乔松修竹,森列交荫。疑当指此。
此诗开头两句写腊日一到,岁暮就会很快被送走。虽然时有风雪,但无碍于季节的转换,天气的日趋暖和,指明了自然变化规律的不可抗拒性,预示冬即去春将来,渲染了一种蒸腾向上,振奋人心的气氛。
三、四句承接“时已和”写梅、柳干粗枝繁,高大挺拔,傍屋而植,夹门而立,那绽开的梅花一朵朵,一束束,串成一条,芳香四溢,构成一个静谧恬适的境界。在此,虽未言及其中人,其中人超尘拔俗的精神风貌,却可由所居环境的幽雅揣度到八九分。
后四句集中表现所居之人的行为与思想活动。诗人写自己面对佳花把酒吟诗,觉得那花儿也似乎显得心满意足,高兴不已,深感这酒中的快乐,是多而又多。然而究竟其中有多少快乐。谁也弄不清楚,只知唯有像“双阙对峙,其前重岩映带,其后七岭之美,蕴奇于此”的章山那样的风景胜地,才是净化心灵,陶冶情操,激发诗情,可写出妙言奇句佳篇的理想去处。诗人在这里恰当运用了移情于物的艺术手法,把他那种陶醉于山水,热衷隐居生活的怡然之乐表达得淋漓尽致。
这首诗勾勒环境,清新秀雅,有力地烘染了人物的性格;抒发怀抱,移情于物,情趣盎然。尤其是“章山有奇歌”一句,既收束全诗,又有宕出远神之感,使想象由近及远,在更其广阔的空间驰骋,从而进一步拓展了诗的意境,使其更显节短韵长,余味悠然。
店翁排日送春花,老去情怀感物华。
翁欲殷勤留客住,客因花恼转思家。
风月羁离际,论交二十年。吹箫还入市,取醉不忧天。
鹿閟苏台迹,羊孤海峤仙。芙蓉峰四百,持照幕中莲。
滔天来洚水,震瓦战昆阳。
此敌犹能御,春寒不可当。
游目遄台上,烟色秋暧曃。当时驻文舆,君臣良宴会。
歌钟正喧喧,华缨接飞盖。行乐遽未央,已见颜色改。
爽鸠焉可知,齐景尚何在。世运如日月,朝夕还相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