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故园东望路迢迢,关塞浮云回未消。绕树凉飙天际落,连空秋色雁边遥。
年来事业惭青镜,客久风尘上敝貂。无那倦游归思切,已拌生计付渔樵。
猜你喜欢
庭前众枯得春发,不病胡为但忽忽。久成清世齿外人,可作时贤眼中物。
千言辨讳讳柰何,六州铁铸错更多。今朝中酒昨朝醉,西邻哭死东邻歌。
男儿扪腹一太息,安能低眉望颜色。仕宦宁堪生耳车,归来亦岂无瑕石。
不烦公家费俸钱,亦不愿使篇章传。支颐抱膝看山色,更有一计销残年。
风雨满苹洲。绣阁银屏一夜秋。当日袜尘何处去,溪楼。怎对烟波不泪流。
天际目归舟。浪卷涛翻一叶浮。也似我侬魂不定,悠悠。宋玉方悲庾信愁。
此词在时下流行的不少宋词读本中皆未得一立足之地,足见人们对它的冷淡。大约人们还是喜爱陈亮“二十五弦多少恨,算世间哪有平分月”,“正好长驱,不须反顾,寻取中流誓”一类的慷慨激昂之词,及读这首《南乡子》,不免觉得气软无力,以为失了所谓“龙川本色”。其实不是这样。
初读之下,《南乡子》是一首怀人之小令。打头两句既点明了时令,又写出了主人公的孤独。“当日袜尘何处去”,古人习用“凌步微波,罗袜生尘”来形容体态、脚步的轻盈,由此可以想象得出相思之人与所思之人曾有过花前月下、并肩芳径的美好时光。然而徒留下温馨的回忆而已,眼前人却空居绣阁银屏之中,独以风声雨声为伴,面对千里烟波,不禁潸然泪下。
过片紧承上片的“烟波”,用“浪卷涛翻”中的悠悠一叶扁舟来形容自己的心魂不定,信手拈来,寓情其中,十分贴切。怀人之苦,至此极矣,词人却又突然落下一句:“宋玉方悲庾信愁!”宋玉曾作《九辩》,其中最著名的句子是:“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零落而变衰。”自此之后,“悲秋”成为文人笔下不断重复的主题。庾信是北朝诗人,其著名的作品有《拟咏怀》二十七首和《哀江南赋》等,其中也有“摇落秋为气,凄凉多怨情”之句。从表面看来,“宋玉方悲庾信愁”只是照应了上片的“绣阁银屏一夜秋”,仍是以环境的萧瑟衬托主人公心中的凄苦而已。但分析作品有时不可不“知人论世”,结合作者当时的政治形势及其生平志业和创作倾向来考察,词人这里用宋玉、庾信之典是有深意在的。宋玉《九辩》所抒发的主要是自己落拓不偶的悲愁和不平,以及对妒害贤良的奸谗小人的憎恶。“岂不郁陶而思君兮?君之门以九重。”这就是宋玉之悲。而庾信之愁在“乡关之思”,则是不待言的。更值得注意的是,庾信《拟咏怀》第十一首以“摇落秋为气”打头,结局为:“眼前一杯酒,谁论身后名。”感慨自己故国(南朝梁)君臣只顾眼前享乐而无后虑之忧。由此看来,陈亮以宋玉、庾信来形容自己的悲愁,绝不仅仅是悲秋怀人,而是怀念着被金人占领的北国大地,渴望朝廷扫除奸邪,改变苟安的现状,早图恢复。这样,“浪卷涛翻”云云,也就可以形容词人那一颗忧国忧民的爱国之心的跳动了。
作家有时候确实是落笔不由初衷的。即使陈亮写《南乡子》之初是想表达怀人之情,那也并不影响他平日所最关心的事情、所念念不忘的思想感情在写作过程中突然爆发出来。
彭山隔重湖,落日见孤塔。扬舲入空旷,烟树散鹅鸭。
山中老臞仙,万顷纤芥纳。乘风落珠唾,暝色远相答。
平生尔汝分,磁铁契已狎。万缘一笑空,个处无剩法。
方舟过谷隐,风雨寒霎霎。黎明带星归,尚及斋鼓踏。
临岐戒后会,梅熟新秧插。期我散缣楮,莫忘鸥盟歃。
他乡又寒食,牢落动归心。
世事少如意,明时无赏音。
江湖千里客,桑柘一春深。
昨夜还家梦,西窗见绿阴。
儒家辰告当吁谟,纷纷莫厌形势涂。甲兵调度应敌尔,君行鄱水聊载驱。
有文与诗锦机织,夹道云山正堆积。痴儿固有了官事,归日奚囊观笔力。
别酒无用鲸吸川,芝山杖藜湖接天。使君自是江海客,有来矍铄当欢然。
如今百事皆撑柱,宽得一分犹复古。萧条野老为赓吟,此话不同知底数。
此日因君驻笋舆,即看骚雅未全疏。剑题吴里鱼肠字,帖辨征西䘍尾书。
斗茗涛声生几席,移床山色在庭除。幽兰薜荔真成隐,尚有长杨问子虚。
人家临泽国,疏柳画楼边。野屿烟藏寺,湖田水接天。
莼鲈时入馔,箫鼓晚归船。诗酒留连地,风光易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