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虞山远见紫芝荣,鹤发人间有老成。眉宇欲开枚叔赋,齿牙曾忝谢公情。
缥缃字化千编蠹,丝竹歌残百啭莺。谁共容台高典礼,钧天回首醉咸英。
猜你喜欢
想到零陵日,高歌足解颜。乡闾接营道,风物近庐山。
万石今兴废,三亭谁往还。不知零与永,二郡孰安閒。
云鬟(huán)倾倒,醉倚阑干风月好。凭仗相扶,误入仙家碧玉壶。
连天衰草,下走湖南西去道。一舸姑苏,便逐鸱(chī)夷去得无。
酒醉后头发散乱,依靠着栏杆发现眼前一片美景。倚仗别人搀扶我,进入仙家的境地。
一望无际的枯草,我从水路取道苏州,就随着范蠡退隐江湖离开仕途么?
参考资料:
1、朱靖华、饶学刚、王文龙、饶晓明.历代名家词新释辑评丛书苏轼词新释辑评.北京:中国书店出版社,2007年1月:103-105
云鬟:古代通称妇女的头发。此处特指苏轼自己的头发,这与古代成年男子束发的习俗有关。倾倒:有散乱的意思。
姑苏:指苏州。鸱夷:春秋战国时期,范蠡辅佐越王勾践消灭吴国之后,主动退隐江湖,改姓更名,到齐国时称为鸱夷子皮。
上片写醉后所见的美景以及醉态中的奇想。首句“云鬟倾倒”,直接描写酒醉后头发散乱的状态。次句“醉倚阑干风月好”紧承前句,当苏轼醉后倚栏而望时,忽然发现了一个美的境界:“风月好”。从某种意义上说,人在醉酒后拥有本真的自我,再加上恰好与自然美景相遇,这种“酒中趣”就显得不俗了。“凭仗相扶”一句,承上句一个“醉”字,仍写醉意朦胧的状态。就在这时,苏轼突发奇想,“误人仙家碧玉壶。”苏轼从年轻时起就博览群籍,不免于“杂学旁搜”,神仙方术之类书籍也莫不毕览,由该词所写可见一斑。这里“仙家碧玉壶”的神话传说,不仅紧扣上文酒醉之事,而且充分表露了苏轼童真与诙谐的个性。
下片写赴杭州途中所见的景物,以及途经苏州时的怀古之思。“连天衰草”句,显示了江南仲冬时的季节特征,展现了苏轼在旷野中行进时一片苍凉、凄清的景象,多少也透露出苏轼在宦游中某种疲乏、栖遑(huáng)的心态,为下文引发对于人生道路的思考预伏一笔。接着“下走湖南西去道”一句,是叙事,暗写当前赴杭任之事。“湖”字“当指太湖”,并与苏轼此次取道湖州至杭州的履历相印证,以确定本篇的写作时间,是颇为精当的。“一舸姑苏,便逐鸱夷去得无”两句,写经过姑苏时,引起对当年归隐江湖的越国功臣范蠡的联想,以及对苏轼自我人生道路的思考。尽管苏轼的这种思考是偶发的,并不符合苏轼的“奋厉有当世志”(苏辙《亡兄子瞻端明墓志铭》)的人生理想。
放翁毕竟合躬耕,剩喜东归乐太平。
碧瓦新霜寒尚薄,明窗嫩日雨初晴。
素琴寻得无弦曲,野饷烹成不糁羹。
更说市朝痴太绝,一湖秋水濯尘缨。
排空历历五高台,想像先教眼界开。客路风光随马去,家乡树色渡江来。
探奇亦自安禅味,济胜须谁作赋才。莫道上方钟磬杳,此身今已出尘埃。
茅檐鸟雀喜,麦熟及初夏。村树交浓阴,田翁意间暇。
举头见客至,欢笑起相迓。翁言日无事,兹乃灌园罢。
豆棚簇紫花,离离瓜满架。老夫亦何希,对此足晨夜。
来牟幸有秋,西成卜禾稼。官租得早输,邻里免惊讶。
君从何处来,愿得就蜗舍。茗叶诚有余,春醪不劳借。
粗野蒙见原,竟夕谈桑柘。
三百六旬初一日,四时嘉序太平年。
霓衣绛节倏真籙,步武祥云奉九天。
何处元霄好,迎銮册府西。
箫声云外起,扇影日边低。
秘禁威容肃,名流步武齐。
舜瞳回左顾,真欲过金闺。
何处元霄邓,只林宴坐僧。
戒圆三五夜,心耀百千灯。
茅舍门常掩,绳床几谩凭。
世间娱乐事,一念不曾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