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谁家园裹一声莺,啼向春风似有情。
惊趣起少年治兴,插花沽酒醉清明。
猜你喜欢
榆火初传禁漏残,满城和气在湖山。
接天杨柳风烟里,照水桃花图画閒。
旧路人穿新路去,长桥船出断桥还。
吾皇应喜民胥乐,岁许西门入夜关。
吾宗谱牒祖通义,蝉联到公十五世。五派之分同一源,如木有本瓜有蒂。
公家门户最赫奕,簪绂相承真鲜俪。堂堂铁面渠州牧,能以方寸永来裔。
用之不尽地自宽,信有诗书为可继。龙驹堕地汗流赭,修途万里自迢递。
箭锋巧中由基的,桂香悭与春官第。谁知风雨短檠灯,惯作儒生穷活计。
彤檐问俗历三州,和平敛退锋芒锐。羹藜任笑庖烟冷,嚼蜡倦亲歌舌脆。
似闻皇华催遣送,斗城未必能留滞。广平传绪五百年,凛凛千钧若旒缀。
藉公一力为挽回,澡刷家声旧芳桂。平生况耐反覆看,穮蓘悬知多敛穧。
鼎来富贵正黑头,粲粲芝兰满庭砌。周盟有幸联肺腑,鲁泮居然觉疣赘。
所愿宗风振寂寥,敢将末路窃声势。雾雨濛濛梅子黄,廉泉堂上薰风细。
千金称寿意何如,自倚情亲为新制。
残雪喜传三腊信,早梅欣报一痕春。
寒欺独枕鸳惊梦,闷结双蛾翠敛颦。
灵鹊飞秋夕,香车驾暮烟。针儿七个尽情穿。略费玲珑七孔藕心钱。
床上宜施宝,琴中替辨弦。七襄报我定何年。且喜南楼好梦七分圆。
野外行吾意,城中寄却愁。
半秋三夜月,千古五湖舟。
涌地金芒发,行天玉镜流。
珠星沉不现,银汉黯如收。
高浪连三境,长风近十洲。
水天双对镜,身世一浮沤。
迥白包元气,空明慰病眸。
只怜心浩荡,不管鬓飕飀。
放棹真狂矣,关门有此不?
四并非易事,一笑亦难谋。
急管参渔笛,清歌间棹讴。
逢迎成邂逅,啸咏劝绸缪。
女撷苹花献,妻倾竹叶酬。
今宵如不饮,何处可忘忧?
忆昔谁同赏,于今岁恰周。
陟冈睽鲁卫,伐木怆应刘。
独叹灵光在,能追汗漫游。
大都缘未尽,岂是病都瘳。
纵意褰篷席,轻生倚柁楼。
节宣诚小爽,犹胜赋悲秋。
烟树尽归秋色里,人家常在水声中。数行旅雁斜飞去,一簇楼台峭倚空。
半天风雨如秋。怪石於(wū)菟(tú),老树钩娄,苔绣禅阶,尘黏(nián)诗壁,云湿经楼。琴调冷声闲虎丘,剑光寒影动龙湫。醉眼悠悠,千古恩仇。浪卷胥(xū)魂,山锁吴愁。
半空中风雨布生,给大地罩上了秋天般的气氛。怪石像猛虎或卧或蹲,古树伛偻着屈曲的树身。寺院的台阶上蒙着绿苔,两旁的诗壁上沾满了灰尘,藏经楼偎伴着浮云,也显得那样的湿冷。虎丘塔边再听不到古时的琴声,龙潭水粼粼摇动,仿佛存留着宝剑的寒影。我睁开悠悠的醉眼,回顾历史上的虎斗龙争。如今只见浪涛卷动着伍子胥的英魂,青山无语地锁留着吴国灭亡的怨恨。
参考资料:
1、天下阅读网.折桂令·风雨登虎丘
虎丘:在江苏苏州市西北,相传春秋时有虎踞丘上三日,故名。於菟:虎的别称。钩娄:枝干屈曲伛偻的样子。琴调冷声闲虎丘:虎丘寺塔基,原为晋司徒王珣的琴台,故谓“琴调冷”。剑光寒影动龙湫:虎丘有剑池,相传吴王阖庐以宝剑殉葬,后秦始皇开掘找寻,有神龙跃出而成池。湫,深潭。胥魂:相传春秋时伍子胥为吴王夫差所杀,精魂不散,成了涛神。吴愁:春秋时吴国终为越国所灭,故言。
作者以自己的思想感情通过景物描绘传达给读者,是中国诗歌艺术表现的常法。该曲的特点,即是将虎丘的群景有意识地作为诗人怀古意绪的外化。所以在曲中,“半天风雨”虽颇具典型性,却并非作者着力表现的主体,仅作为一种冷色调氛围的构成因素。这种严冷的色调,正是作者抚今追昔、“千古恩仇”的内心情潮的折射。曲中写怪石老树,以及“苔绣”、“尘黏”、“云湿”,并不着重于风雨的介入,而更多地体现出岁月风霜的影响;“琴调冷”、“剑光寒”两句,更是老练地将古迹的历史与现状沟通。这种取景传象的手法,正是古人所说的“思接千载”,以及对待景物的“取其势而不取其质”。
当然,作者也并非将“风雨登虎丘”的“风雨”完全置于一旁,结尾两句“浪卷胥魂,山锁吴愁”,便重又巧妙地转回到了风雨的影响。须知虎丘旁只有一条叫山塘的小溪,无“浪”可言,而虎丘本身明秀佳丽,也很难与“锁愁”的形象联系在一起。然而在“半天风雨如秋”的特定情景下就有所不同,风雨凄迷,天地山川足以为之改容。这两句既是怀古意绪的延伸,又是对风雨虎丘峭冷景象的添写,可谓虚实相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