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亭沼回环绿树遮,吟襟疏散契烟霞。败荷经雨瘦于叶,荒苇摇风凉欲花。
落落吾生伤逆旅,茫茫尘事感天涯。幽栖依约清苕好,一桁峰鬟最忆家。
猜你喜欢
鱼书自远来,云是芷公付。郑重开缄读,一读一惊顾。
上言客子安,下言爱女故。伤春集正编,飞函远徵句。
书尽诗文续,泪痕满纨素。道女幼学时,聪明类天赋。
毓秀闺媛多,一时推独步。巧织迈回文,清吟等咏絮。
语出惊其俦,艺成动乃傅。面试信非虚,不栉良可慕。
选婿得乘龙,琼花依玉树。妇道况能修,内外称贤助。
七诫续班昭,老怀常悦豫。忽闻二竖侵,挟医急奔赴。
暝眩非关药,修短有定数。韶华刚四七,冥冥竟大暮。
滴泪到黄泉,忍听歌薤露。子夏昔丧明,哀至难自喻。
天下父母心,男女岂殊趣。吾谓君达者,斯言无乃误。
有生即有灭,循环理堪悟。流转大化中,孰是金石固。
年年花开落,开落在何处。世界等浮沤,何况沤中附。
色相本非有,虚空徒目注。万劫弹指间,此心定何住。
回头拍手笑,悟彻即自度。
二十余年别帝京,重闻天乐不胜情。
旧人唯有何戡(kān)在,更与殷勤唱渭城。
我离别京城已经二十多载,今日重闻宫中旧曲,心中无限感慨。
当年老相识就只剩下何戡一个,他又殷勤地把《渭城曲》唱起来。更:再。渭城:乐府曲名。亦名“阳关”。
参考资料:
1、梁守中译注.刘禹锡诗文选译.成都:巴蜀书社,1990:69-70
帝京:帝都,京都。天乐:指宫中演奏的音乐。不胜情:感情无法抑制。
何戡:元和、长庆年间一位著名的歌手。更:再。渭城:乐府曲名。亦名“阳关”。
“二十余年别帝京,重闻天乐不胜情”。两句所指自然是大和二年(828年)诗人回到长安的事与情,但这话同时也就告诉了读者“二十余年”前,诗人曾在帝京,并且听过“天乐”。这表明诗人当年并非长安一布衣。一别多年,帝京重返,且又听到熟悉的“天乐”,此时此地,直教诗人情难自已。这“情”的内涵是喜,还是悲,是伤,抑是慨,并没有明确说出,要知道答案,就必须了解诗人“二十余年”前在长安的情况,而后又是怎样“别帝京”的,“别”后这二十多年又是怎么度过的,还有与他一样告“别帝京”的朋友们,又有着怎样的遭遇。这些问题,事实上就是一段“永贞革新”的兴起和失败的历史,保守势力对革新派残酷迫害的历史,这里有包括诗人在内的“二王八司马”的悲剧,还有这些悲剧人物之间的相互激励、相濡以沫的动人的篇章。只有思索回味了这些,读者才能体会到“二十余年别帝京,重闻天乐不胜情”的深沉的内涵,和无限的悲慨。对此,诗人有时也表现得比较明快直率,比如“昔年意气结群英,几度朝回一字行。海北天南零落尽,两人相见洛阳城”(《洛中逢韩七中丞之吴兴口号》)。这是头一年(827年)回长安途中在洛阳遇到韩泰时写的,可见这种悲愤之情,久已郁积于胸,“洛中逢韩七”,“重闻天乐”,都不过是遇事则动、借题发挥而已。
一二两句由今而入昔,思绪万端,言简意丰,情溢于词,而对于全诗来说还只是开始,它给与何戡重逢创造了环境和心理的背景。第三句折转入正题,妙以何戡之在,点出“旧人”之不在,如此情景,则“在”亦悲,“不在”亦悲,无限悲痛,隐于字背。况且唯有的一位旧人何戡,又偏不忘旧事,又为他唱起了当年送别的离歌《渭城曲》——“西出阳关无故人”——可没有人能想到重入长安无故人。何戡一曲,往日的“别帝京”,此时的耆旧凋零,更是齐袭心头,千层浪,万重波。滔滔难平。有人说艺术贵在引人思索,此诗之妙,大概也在于此。
兰芷随舟到楚都,黄门风采动江湖。行藏易卦千年定,湘水离骚半字无。
忧国此民终一念,忠君万里只嘉谟。要知此去今明诏,也到山中起病夫。
诗老流离蜀剑关,放臣憔悴楚江干。
争如留取微酸味,莫逐浮花一笑残。
微雨久逾润,禅房低复深。
下帷香一缕,收尽向来心。
绿玉纤扶水玉腴,华风披拂度华裾。却从坏色衣中赋,不把高情托子虚。
轩冕傥来真漫尔,稳泛潇湘弄烟水。
凭君收入画图中,一抹云山数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