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风前柳欲千尺,雨后梅才一斑。
邂逅纷纷桃李,飘零在在溪山。
猜你喜欢
父耕(gēng)原上田,子劚(zhú)山下荒。
六月禾未秀,官家已修仓。
父亲在山上耕田,儿子在山下开荒。
六月的季节,田中稻谷还没有抽穗,而官家收税仓库早已修好等待征敛。
参考资料:
1、任三杰.聂夷中诗注析.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7:21
2、任三杰.聂夷中诗注析.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7:22
斸:一作“锄”,大锄,名词用作动词,挖掘。
禾:禾苗,特指稻苗。秀:谷物吐穗扬花。官家:旧时对官吏、尊贵者及有权势者的尊称,又指对皇帝的称呼。
“父耕原上田,子劚山下荒”,并不仅仅是写一家父子的事件,而是高度概括了千千万万个农民的家庭,所谓“夜半呼儿趁晓耕,羸牛无力渐艰行”,正是农家普遍的情事;而“原上田”、“山下荒”也并不特指某山某原,而泛指已耕的熟田和待垦的荒地,从耕田写到开荒,简洁有力地刻划出农家一年到头的辛苦,几乎没有空闲可言。十个字具有高度的涵盖力,增加了诗意的典型性,几乎成为封建社会农村生活的一个缩影。
“六月禾未秀,官家已修仓。”一句在揭露讽刺的时候,不发议论而重在摆事实,发人深省。“六月禾未秀”不单指庄稼未成熟。按正常的情况,四五月麦苗就该扬花(“秀”),“六月”应已收割而“禾未秀”,当是遇到了旱情,暗示着歉收。而按唐时两税法,六月正是应该交纳夏税的时节,所以“官家已修仓”本身就暗示着对农民劳动成果的窥伺和即将予以剥夺,而这种窥伺出现在“六月禾未秀”之际,更觉意味深长。“禾未秀”而仓“已修”,一“未”一“已”,二字呼应。
题前摄景,洗炼概括,融情入事,其中任何一种手法都可以收到言简意长的效果。而此诗恰当地同时运用这三种手法,艺术效果也就更加显著。
我本不即世,世网以维之。
维之意何伤,俯仰百念衰。
清真寓天壤,诚尽复谁欺。
情忘物自遣,深虞未忘时。
平生寄笔墨,幽解{上四下各}自兹。
疏野还如旧,何曾称在城。水边无伴立,天际有山横。
落日云霞赤,高窗笔砚明。鲍昭多所得,时忆寄汤生。
浅学常自鄙,谬承贤达知。
才希汉主召,玉任楚人疑。
年长惭漂泊,恩深惜别离。
秋光独鸟过,暝色一蝉悲。
鹤发生何速,龙门上苦迟。
雕虫羞朗鉴,干禄贵明时。
故国诚难返,青云致未期。
空将感激泪,一自洒临岐。
一登石匮阁,载读石匮诗。诗人不可作,诗思清可思。
至今江水流,哀响犹依依。佳趣想如古,物是惟人非。
孤烟起林坳,夕鸟相与归。揽辔复前征,长言解歔欷。
路入前村信马行,野花香好不知名。官卑无补公家事,时向田家问耦耕。
霜鹗横空河汉秋,聊随鸡鹜稻梁谋。却将属国旧长剑,换得石城新莫愁。
要遣短辕无复驭,定看遥集解忘忧。匡山醉客时相访,莫下疏帘作障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