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绛
唐宪宗元和三年(808年),权宦吐突承璀要整修安国寺。他依仗权势,气焰熏天,说一不二,擅自动工,立了一个功德碑,碑的大小高下与华岳碑相同。碑立起来了,碑文却还没有着落。碑文自然是要歌颂皇帝圣明,天下太平,皇恩浩荡,河清海晏,但这种御制文章也不好作。吐突承璀放出大话:谁能撰写碑文,就给谁一万贯钱。有人推荐说,李绛的文章写得好,这差事就交给他吧。李绛时任知制诰,职责就是专为皇帝起草诏令。
李绛听到消息,不但不感到荣幸,反而说,自古圣帝明王都没有功德碑,难道是因为他们的功德还不够吗?只是因为他们认为不宜歌功颂德而已。于是向唐宪宗上了一道奏章。
大概与唐太宗确立的君臣关系及前几任皇帝从谏如流有关,这道奏章一点不给宪宗面子,直斥功德碑的弊端,现在看起来这个李绛真是胆大包天。
“陛下布维新之政,划积习之弊,行前王所不能行,革历代所不能革,四海延颈,日望德音。今忽自立碑,以示天下不广,彰满假之渐,招矜炫之讥耶?”陛下治国很有成就,有目共睹,现在却要立功德碑,自我炫耀,难道是想招来天下的讥笑吗?圣德、皇猷岂是能用一块碑几行字所能概括的,如果真要立碑,反而有损形象。高祖、太宗创开元、贞观盛世,也未立碑,难道陛下的功德还能超过先祖吗?尧、舜、禹、汤、文、武,皆无立碑之事,历史上只有秦始皇游泰山立过碑,为百王所笑,万代所讥,至今称为失道亡国之主,岂能追秦皇暴虐不经之事,而自损圣德?何况此碑在安国寺内,碑文本应记载与寺院有关的内容,如记载陛下的功德,实在是不伦不类。请陛下罢修。
当晚宪宗看了奏章,心中肯定不爽,但李绛说得义正辞严,句句在理,只好违心地说了句“李绛是忠臣”,命令把碑拽倒。宪宗看李绛的奏章时,吐突承璀正在旁边,不高兴地嘟囔道:碑体积太大,恐怕拽不倒,慢慢拆吧。实际上是想暂缓执行,心存侥幸皇帝说不定还会改变主意。没想到宪宗正在气头上,没好气地厉声喝道:拽不倒就多用几头牛拽!吓得吐突承璀再也不敢吱声,只好动用了100头牛,把自己费尽心机立起来的碑拽倒了。
李绛潜心匡时济世,屡屡上疏,常以唐玄宗先治后乱的历史经验为借鉴,用治生于忧危,乱生于放肆的道理劝谏宪宗,劝其选贤举能,任贤政治,并提出贤则当任,任则当久的主张,他任宰相期间,曾多次建议皇帝削藩平党,并积极参与谋划。利用藩镇内部矛盾,使魏博节度使田兴听命朝廷,在一定程度上消弱了藩镇势力。
李绛喜实厌虚,在朝勇于犯颜直谏。他曾说:身居国家重要职位,只图惜身不敢直谏,是臣辜负于君王。若臣子为国为民不看圣上脸色说话,敢于做出不顺从圣上的事,而被治罪,是圣上负于臣子。宪宗听罢很受感动,说道:卿告朕以人所难言者,疾风知劲草,卿当之矣。李绛还反对大臣无原则奉迎上意,粉饰太平。为此,常与人争辩殿上。一次,宰相李吉甫盛赞皇帝威德,李绛当场给予尖刻批评,宪宗赞李绛:绛言骨鲠,真宰相也。
李绛在任华州剌史时,还禁止猎捕鸟兽,以保护自然生态。
李绛出身赵郡李氏东祖房。唐德宗贞元八年(792年),李绛中进士,登博学宏词科,授秘书省校书郎。任满后,补任渭南县尉。贞元(785年—805年)末年,拜监察御史。
元和二年(807年)以本职充任翰林学士。不久,改授尚书主客员外郎。次年,调任司勋员外郎。元和五年(810年),升司勋郎中、知制诰。李绛在朝任职勤勉,以匡救劝谏为己任。
元和六年(811年)拜相,为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元和八年(813年),封高邑县男。李绛因足疾上章请求免职,至次年,被免知政事,授礼部尚书。
元和十年(815年),加检校户部尚书,出任华州刺史。不久,入朝任兵部尚书。后遭逢母亲去世,李绛离职为母服丧。元和十四年(819年),再加检校吏部尚书,因得罪宠臣皇甫镈,只被任命为河中观察使(本应授为节度使)。
元和十五年(820年),皇甫镈获罪被贬,李绛重任兵部尚书。新即位的唐穆宗李恒任命李绛为御史大夫。
穆宗沉湎于游猎巡幸,李绛在延英殿极力劝谏,穆宗都未予采纳。李绛借病辞职,再次担任兵部尚书。
长庆元年(821年),转任吏部尚书。同年,加授检校尚书右仆射,判东都(洛阳)尚书省事,充任东都留守。
长庆二年(822年)正月,改任兖州刺史、兖海节度观察等使,仍任检校尚书右仆射。次年,再任东都留守。
长庆四年(824年),于洛阳被加授为检校司空。
唐敬宗宝历元年(825年),入朝任尚书右仆射。
宝历二年(826年)九月,昭义节度使刘悟去世,临终留表请求让其子刘从谏袭任节度使。李绛秘密奏请立即任命靠近昭义军的一位大臣充任节度使,令其兼程赴镇,以“疾雷不及掩耳”之势迫使刘从谏来不及抗命,只能听命朝廷。但此时宰相李逢吉、宦官王守澄已受刘从谏贿赂,都奏请让他任昭义节度留后(实际控制了昭义军),所以敬宗不能采纳李绛的主张。
李绛奉行正道,在当时颇有名望。但他性格刚直、嫉恶如仇,对待贤者与不肖之人态度判然有别,因此屡遭他人忌恨。一次,李绛与御史中丞王播相遇道中,王播未避让他。李绛上奏论说事理,敬宗命门下、中书两省详议,群臣都支持李绛。但李逢吉庇护王播而厌恶李绛,便罢免他仆射之职,改授为太子少师,分司东都。
宝历二年(826年)十二月,唐文宗李昂即位,召李绛为太常卿。
大和二年(828年),以检校司空衔出任兴元尹、山南西道节度使,累封为赵郡公。
大和三年(829年)冬,南蛮进犯蜀地,李绛奉诏赴西蜀救援。他在山南西道招募兵卒千人赴蜀,行至中途,蛮军已退,所募兵卒都返回。
山南的兵额素来有规定,招募的兵卒应该全部退伍回家。大和四年(830年)二月十日,李绛晨起理事,召集募卒,说根据诏令遣返他们,依例发给粮饷,募卒一个个怏怏而退。监军使杨叔元贪财恃宠,怨恨李绛不奉敬自己,于是趁募卒嫌赏赐微薄、众口喧嚷之际,煽动募卒作乱,以泄私愤。募卒喧噪聚集涌向府署,劫夺库中兵器冲入使衙。李绛正与幕僚会宴,来不及防备。听说叛乱立即北逃,登上女墙,衙将王景延力战抵御乱兵,最终力竭战死。左右将校请李绛缒城出逃,被他拒绝。李绛随即与幕僚赵存约、薛齐一同遇害,终年六十七岁。十三日,杨叔元谎奏李绛收取新军士卒赏赐钱物,以致兵乱被杀。而三省长官为李绛诉冤,谏议大夫孔敏行奏呈杨叔元激怒乱兵事实,文宗方知真相,册赠李绛为司徒,谥号“贞”。并赐其家属布帛三千段、米粟二百石。
尚书右丞温造奉命出任山南西道节度使,定计诛杀乱兵八百余人,囚禁杨叔元。温造将手刃李绛的人,剁为肉酱;并将发布杀害李绛命令的人,处以极刑。取一百首级祭奠李绛,三十首级祭奠王景延等人,其余的全部投入汉江。杨叔元最终被流放康州(今广东德庆),时人以温造不杀杨叔元为遗恨。
大中二年(848年),李绛本拟与李岘等三十七人共绘像于凌烟阁,但他的画像最终被唐宣宗留在宫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