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宝髻(jì)松松挽就,铅华淡淡妆成。青烟翠雾罩轻盈,飞絮(xù)游丝无定。
相见争如不见,有情何似无情。笙(shēng)歌散后酒初醒,深院月斜人静。
挽了一个松松的云髻,化上了淡淡的妆容。青烟翠雾般的罗衣,笼罩着她轻盈的身体。她的舞姿就像飞絮和游丝一样,飘忽不定。
此番一见不如不见,有情不如无情。笙歌散后,醉酒初醒,庭院深深,斜月高挂,四处无声。
参考资料:
1、陆林编注.宋词.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48-49.
2、李静等.唐诗宋词鉴赏大全集.北京:华文出版社,2009:237.
宝髻:妇女头上带有珍贵饰品的发髻。铅华:铅粉、脂粉。轻盈:形容女子的仪态美。
争如:怎如、倒不如。
司马光不以词作著名。然而,北宋词风甚盛之时,一些名臣如韩缜、韩琦、范仲淹都能事业之余写出很好的词,司马光也不例外。他的词作不多,遗留下来的只有三首,多系风情之作。其词不加虚饰,直抒胸臆,继承了“国风好色”、“《小雅》怨悱”的优良传统。此词中的“相见争如不见,多情何似无情”,即是写情的佳句。这说明,司马光并非假道学,而能表达真率的感情。
上片写宴会所遇舞妓的美姿,下片写对她的恋情,开头两句,写出这个姑娘不同寻常:她并不浓妆艳抹,刻意修饰,只是松松地换成了一个云髻,薄薄地搽了点铅粉。次两句写出她的舞姿:青烟翠雾般的罗衣,笼罩着她的轻盈的体态,象柳絮游丝那样和柔纤丽而飘忽无定。下阕的头两句陡然转到对这个姑娘的情上来:“相见争如不见,有情何似无情”,上句谓见后反惹相思,不如当时不见;下句谓人还是无情的好,无情即不会为情而痛苦。以理语反衬出这位姑娘色艺之可爱,惹人情思。最后两句写席散酒醒之后的追思与怅惘。
这首小令只幅之内把惊艳、钟情到追念的全过程都反映出来,而又能含蓄不尽,给人们留下想象的余地,写法别致。它不从正面描写那个姑娘长得多么美,只是从发髻上、脸粉上,略加点染就勾勒出一个淡雅绝俗的美人形象;然后又体态上、舞姿上加以渲染:“飞絮游丝无定”,连用两个比喻把她的轻歌曼舞的神态表现出来。而这首词写得最精彩的还是歇拍两句。当他即席动情之后,从醉中醒了过来,又月斜人静的时候,种种复杂的感受都尽括“深院月斜人静”这一景语中,达到了“不着一字,尽得风流”的境界。
从结构上说,词的上片写其人其境,营造出惝恍飘忽,扑朔迷离的意境,下片写自己的感受,性灵流露,雅而不俗,余味深长。全词造句自然,意不晦涩,语不雕琢,随手写来,妥贴停匀,足见司马光作词虽为余技,却也显示出学识之厚与感情之富。
译文
此番一见不如不见,多情不如无情。笙歌散后,醉酒初醒,庭院深深,斜月高挂,四处无声。
注释
西江月:词牌名。
宝髻:妇女头上带有珍贵饰品的发髻。
铅华:铅粉、脂粉。
“青烟翠雾”二句:形容珠翠冠的盛饰,皆为妇女的头饰。轻盈:形容女子的仪态美。
猜你喜欢
醒后还为蝴蝶,梦中化为鸳鸯。行云缥缈雨荒唐。
何处楚王台上。
水自抽刀不断,情于隔而偏长。强忘终竟未能忘。
安得相思可短。
袅袅歌尘初转,盈盈眉月难遮。红阑一角即天涯。
知否酒醒今夜。
细步暗留凤舄,香尘轻送鸾车。东风吹散小桃花。
不管流莺偷骂。
秋草将衰转绿,暮云欲去翻还。旧时歌舞已阑珊。
新恨如何消遣。
把酒常思风月,登楼却见家山。眼前流水日潺湲。
中有啼珠无限。
盖未知其事,重为感叹,赋此不识平原太守,向来水北山人。世间功业谩亏成。华发萧萧满镜。幸有田园故里,聊分风月江城。西湖西畔晚波平。袖手时来照影。
内有五行相制,包含一粒红铅。相生相杀自天然。此药殊无贵贱。会向我家园里,栽培一亩天田。中男小女共相连。种得黄芽满院。
门被五王德泽,家承七帝恩光。古今富贵迥无双。多少公卿将相。久蕴腾空气宇,行看平步岩廊。更祈王母寿而康。真个人间天上。
灵观夜燕作二首羁宦新来作恶,穷途谁肯相从。追攀十日水云中。情谊知君独重。寂寂回廊小院,冥冥细雨尖风。凤山香雪定应空。昨夜疏枝入梦。
独坐闲观瑞雪,方知造化无偏。不论林木与山川。白玉一时装遍。
梁苑休寻赋客,山阴莫上溪船。三杯醉□意陶然。梦后瑶台阆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