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凛若将崩石,狂哉既倒流。
诗危欠好语,日晚觅安投。
劳我行何苦,嗟渠戍未休。
田居与官籍,俱坐有身忧。
猜你喜欢
避雨来投白版扉,野人怜客不相违。
林喧鸟雀栖初定,村近牛羊暮自归。
土釜暖汤先濯足,豆秸吹火旋烘衣。
老来世路浑谙尽,露宿风餐未觉非。
破篱犬吠月将落,曲沼蛙号天欲晴。
日出东方尘满眼,不如欹枕梦魂清。
飞花两岸照船红,百里榆(yú)堤(dī)半日风。
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
两岸原野落花缤纷,随风飞舞,连船帆也仿佛也染上了淡淡的红色,船帆趁顺风,一路轻扬,沿着长满榆树的大堤,半日工夫就到了离京城百里以外的地方。
躺在船上望着天上的云,它们好像都纹丝不动,却不知道云和我都在向东行前进。
参考资料:
1、傅德岷.《唐宋诗鉴赏辞典》:崇文书局,2005.
榆堤:栽满榆树的河堤。
不知:不知道。俱东:俱:一起指一起向东。
全诗写坐船行进于襄邑水路的情景。首句写两岸飞花,一望通红,把作者所坐的船都照红了。用“红”字形容“飞花”的颜色,这是“显色字”,诗中常用;但这里却用得很别致。花是“红”的,这是本色;船本不红,被花照“红”,这是染色。作者不说“飞花”红而说飞花“照船红”,于染色中见本色,则“两岸”与“船”,都被“红”光所笼罩。次句也写了颜色:“榆堤”,是长满榆树的堤岸;“飞花两岸”,表明是春末夏初季节,两岸榆树,自然是一派新绿。只说“榆堤”而绿色已暗寓其中,这叫“隐色字”。与首句配合,红绿映衬,色彩何等明丽!次句的重点还在写“风”。“百里”是说路长,“半日”是说时短,在明丽的景色中行进的小“船”只用“半日”时间就把“百里榆堤”抛在后面,表明那“风”是顺风。作者只用七个字既表现了绿榆夹岸的美景,又从路长与时短的对比中突出地赞美了一路顺风,而船中人的喜悦心情,也洋溢于字里行间。
古人行船,最怕逆风。作者既遇顺风,便安心地“卧”在船上欣赏一路风光:看两岸,飞花、榆堤,不断后移;看天上的“云”,却并未随之而动。作者明知船行甚速,如果天上的“云”真的不动,那么在“卧看”之时就应像“榆堤”那样不断后移。于是,作者恍然大悟:原来天上的云和自己一样朝东方前进。
作者坐小船赶路,最关心的是风向、风速。这首小诗,通篇都贯串一个“风”字。全诗以“飞花”领起,一开头便写“风”。如果没有“风”,“花”就不会“飞”。次句出“风”字,写既是顺风,风速又大。三、四两句,通过仰卧看云表现闲适心情,妙在通过看云的感受在第二句描写的基础上进一步验证了既遇顺风、风速又大,而作者的闲适之情,也得到了进一步的表现。应该看到,三、四两句也写“风”,如果不是既遇顺风、风速又大,那么天上的云便不会与船同步前进,移动得如此迅疾。以“卧看满天云不动”的错觉反衬“云与我俱东”的实际,获得了出人意外的艺术效果。
吾绍圣元年十月二日至惠州,寓合江楼,是月十八日迁于嘉祐寺。
二年三月十九日复迁于合江楼,三年四月二十日复归于嘉祐寺。
时方卜筑白鹤峰之上,新居成,庶几其少安乎。
前年家水东,回首夕阳丽。
去年家水西,湿面春雨细。
东西两无择,缘尽我辄逝。
今年复东徙,旧馆聊一憩。
已买白鹤峰,规作终老计。
长江在北户,雪浪舞吾砌。
青山满墙头,{髟委}{髟?}几云髻。
虽惭抱朴子,金鼎陋蝉蜕。
犹贤柳柳州,庙俎荐丹荔。
吾生本无待,俯仰了此世。
念念自成劫,尘尘各有际。
下观生物息,相吹等蚊蚋。
昨日樱桃园里竹,千竿簌簌黏衣绿。今朝四阳庵里松,数株盘礴来天风。
一株根蟠巨石上,郁律绾结龙蛇状。忽伸一爪掀岩峦,石破天惊泣相向。
七株离立寺门前,乱飘翠雨霏苍烟。当门兀坐啜苦茗,但觉云烟幂历相钩连。
于中两株尤诡异,槎丫撑突夜叉臂。如擎剑戟拥麾幢,偶卫仙官下游戏。
又如空中悬丹梯,从此步步直上排云霓。可望不可到,不如醉倒童子争扶携。
四阳之松真奇绝,往来常听游人说。此际徘徊意未厌,重过偃卧松阴月。
雪虬轻骏步如飞,一练腾光透月旗。
应笑穆王抛万乘,踏风鞭露向瑶池。
佛狸已死北人传,虏马饮江谣故年。只有昭君怨青冢,他时心事付鹍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