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柳色津头泫绿,桃花渡口啼红。一春又负西湖醉,离恨雨声中。客袂迢迢西塞,馀寒翦翦东风。谁家拂水飞来燕,惆怅小楼东。
猜你喜欢
黄云城边乌欲栖(qī),归飞哑哑枝上啼(tí)。
机中织锦秦川女,碧纱如烟隔窗语。
停梭(suō)怅然忆远人,独宿孤房泪如雨。
黄云城边的乌鸦将要归巢了,归飞回来时候在树枝上哑哑地啼叫。
在织机中织布的秦川女子,在隔着碧绿如烟的纱窗内视窗外的归鸟双双。她好像是在与人说着什么,其实她是在自言自语。。
太寂寞了啊,想着远方的亲人、她的织梭就不由得停了下来。独宿空房的滋味,真是太令人难以忍受了,珠泪点点滚下了她的香腮。
参考资料:
1、彭定求等.全唐诗(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383
2、詹福瑞等.李白诗全译.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65-67
黄云城边:一作黄云城南。乌欲栖:梁简文帝《乌栖曲》:“倡家高树乌欲栖。”乌欲栖,敦煌残卷本作“乌夜栖”。哑哑:乌啼声。
机中织锦:一作“闺中织妇”。秦川女:指晋朝苏蕙。碧纱如烟:指窗上的碧纱像烟一样朦胧。
梭:织布用的织梭。其状如船,两头有尖。怅然:忧然若失的样子。远人:指远在外边的丈夫。怅然:一作怅望。“停梭”二句:一作“停梭向人问故夫,知在关西泪如雨”。独宿孤房:一作“欲说辽西”。孤:一作“空”。
“黄云城边乌欲栖,归飞哑哑枝上啼”,起首两句绘出一幅秋林晚鸦图,夕曛暗淡,返照城闉,成群的乌鸦从天际飞回,盘旋着,哑哑地啼叫。“乌欲栖”,正是将栖未栖,叫声最喧嚣、最烦乱之时,无所忧愁的人听了,也会感物应心,不免惆怅,更何况是心绪愁烦的离人思妇呢?在这黄昏时候,乌鸦尚知要回巢,而远在天涯的征夫,到什么时候才能归来呵?起首两句,描绘了环境,渲染了气氛,在有声有色的自然景物中蕴含着的愁绪牵引了读者。
“机中织锦秦川女,碧纱如烟隔窗语”,这织锦的秦川女,固可指为苻秦时窦滔妻苏蕙,更可看作唐时关中一带征夫远戍的思妇。诗人对秦川女的容貌服饰,不作任何具体的描写,只让人站在她的闺房之外,在暮色迷茫中,透过烟雾般的碧纱窗,依稀看到她伶俜的身影,听到她低微的语音。这样的艺术处理,确是匠心独运。因为在此诗中要让读者具体感受的,并不是这女子的外貌,而是她的内心,她的思想感情。
“停梭怅然忆远人,独宿空房泪如雨!”这个深锁闺中的女子,她的一颗心牢牢地系在远方的丈夫身上,“我心匪石,不可转也”,“我心匪席,不可卷也”,悲愁郁结,无从排解。追忆昔日的恩爱,感念此时的孤独,种种的思绪涌上心来,不禁泪如雨下。这如雨的泪也沉重地滴到诗人的心上,促使读者去想一想造成她不幸的原因。到这里,诗人也就达到他预期的艺术效果了。
五、六两句,有几种异文。如敦煌唐写本作“停梭问人忆故夫,独宿空床泪如雨”。《才调集》卷六注:“一作‘停梭向人问故夫,知在流沙泪如雨’”等,可能都出于李白的原稿,几种异文与通行本相比,有两点不同:一是“隔窗语”不是自言自语,而是与窗外人对话;二是征夫的去向,明确在边地的流沙。仔细吟味,通行本优于各种异文,没有“窗外人”更显秦川女的孤独寂寞;远人去向不具写,更增相忆的悲苦。可见在此诗的修改上,李白是经过推敲的。沈德潜评这首诗说:“蕴含深远,不须语言之烦。”短短六句诗,起手写情,布景出人,景里含情;中间两句,人物有确定的环境、身分和身世,而且绘影绘声,如见其人;最后点明主题,却又包含着许多意内而言外之音。诗人不仅不替她和盘托出,作长篇的哭诉,而且还为了增强诗的概括力量,放弃了看似具体实是平庸的有局限性的写法,从上述几种异文的对比中,便可明白这点。
促柱繁弦非子夜。歌声舞态异前溪。
御史府中何处宿。洛阳城头那得栖。
弹琴蜀郡卓家女。织锦秦川窦氏妻。
讵不自惊长泪落。到头啼乌恒夜啼。
鸾镜愁添眉黛,罗裙瘦减腰肢。一回见了一回病,弹指误佳期。醉里懵腾泪洗,梦中著摸魂飞。一春多少闲风雨,亭院落花时。
洗净铅华污,玉颜自发轻红。无言雪月黄昏后,别是个丰容。骨瘦难禁消瘦,香寒不并芳秾。与君高却看花眼,红紫谩春风。
不禁枕簟新凉。夜初长。又是惊回好梦、叶敲窗。江南望。江北望。水茫茫。赢得一襟清泪、伴余香。
照水飞禽斗影,舞风小径低花。征鸿排尽相思字,音信落谁家。系恨腰围顿减,禁愁酒力难加。楼高日暮休帘卷,芳草满天涯。
绿外深深柳巷,红间曲曲花楼,一春想见贪游台,不道有人愁。三月东风易老,几宵明月难留。酴醿白尽窗前也,还肯醉来否。
潇湘雨打船篷。别离中。愁见拍天沧水、搅天风。留不住。终须去。莫匆匆。后夜一尊何处、与谁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