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满目江山富一堂,公馀身在水云乡。遥岑更作有无色,西子为谁浓淡妆。
荷有香能清燕寝,缨无尘可濯沧浪。使君坐此谋何事,境静心清百虑忘。
猜你喜欢
樊笼毛羽日低摧,野水长松眼暂开。万里秋风天外意,日斜闲啄岸边苔。
百世人参杜陵句,一灯晚得后山传。
天寒霜重隼孤击,木落江空花自妍。
绝代文章惊此老,半生心力尽他年。
后来不作嗟谁继,古意凄凉付断编。
篱光通竹屋,霜色上幽襟。与尔相怜晚,临风顾影深。
疏慵能寿世,静澹乃知心。莫恨馀衰草,纵横岂易侵。
促(cù)织甚微细,哀音何动人。
草根吟不稳,床下夜相亲。
久客得无泪,放妻难及晨。
悲丝与急管,感激(jī)异天真。
蟋蟀的叫声十分微细,那哀婉的声音多么动人!
它在寒冷的野外草丛间叫得不畅,移到床下来叫,仿佛与我的心情相同。
唉,久客他乡的我怎能不闻声而泪下?被遗弃的妇女或寡妇也在半夜里难以稳睡到天明。
想那哀切的丝乐和激昂的管乐,也不如这天真的声音如此感人。
参考资料:
1、韩成武张志民.杜甫诗全译: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年10月第1版:285-2862、
促织:又叫蟋蟀,今甘肃天水一带俗称“黑羊”。哀音:哀婉的声音。
稳:安。亲:近。
得:能够。放妻:被遗弃的妇女或寡妇。
丝:弦乐器。管:管乐器。感激:感动,激发。天真:这里指促织没有受礼俗影响自然真切的呜声。
人们常常把呜叫声当作动物的语言,所以听到反复不断的声音,就自然想象到那是在不断地诉说着什么,或要求着什么,把它想象成无休止的倾诉。杜甫在秦州的几个月,正是促织活动的时候。傍晚,清晨,特别是不眠之夜,大约都是在促织的鸣叫声中度过的。诗人久客在外,心情本来就很凄凉,被促织声一激,往往不禁泪下。这首诗,就是诗人当时忧伤感情的真实写照。
起句正面点明促织,以“甚细微”与第二句的“何动人”构成对比,衬托哀音的不同寻常。
三、四句和五、六句,在修辞上构成两对‘‘互文”。就是说:促织在野外草根里、在屋内床底下,总是鸣声不断;而不论在什么地方呜叫,总和不得意的诗人心情是互相接近的。听到它的叫声,长期客居外乡的人不得不流泪,再也无法安睡到天明;被遗弃的妇女或寡妇也在半夜里被哀鸣之声惊醒,陪着促织洒下泪水。这种“互文”格式的使用,用表面上的两层意思抒写了交互着的四层意思,能收到言简意缘的效果,是古代诗词中常用的修辞手法。
最后两句以“悲丝”、“急管”同促织的啼叫相比较,而以促织叫声“天真”、不受礼俗影响作结,把促织的哀音放在任何乐器的演奏无法达到的效果之上,把“哀音何动人”写到了极点,更加烘托出诗人的思乡愁苦之情。
莲幕遥临黑水津,櫜鞬无事但寻春。
梁王司马非孙武,且免宫中斩美人。
四时平分春大好,春虽强半未甘老。
轻车矮马恣搜寻,始信天工为春巧。
中园层层乱风花,长路青青被烟草。
讵知阳熙变阴惨,顿令光事成忧悄。
儿曹浪语甜如蜜,欲观俘囚数军实。
貔貅万屯移蜀塞,胡人喜躍秦人泣。
孤坐唯防酒盏空,馀塞颇觉莺声涩。
贪嗜五斗不自谋,几时归作山客。
六经学不传,谁能寻坠绪。君家有师承,不数虫鱼注。
公子韦氏门,粲若五星聚。胸中容万顷,一一黄叔度。
人情悦纷华,世路争驰骛。取乐须臾间,转首已失据。
余生末俗中,蚤幸识夷路。折桂从乃翁,频年麾不去。
冉有岂辞仆,樊迟亦能御。雍容荆渚间,夫子步亦步。
初从言下入,筌蹄索鱼兔。终遂义中行,良乐驱骐絷。
有时坐终夕,收视息浮虑。了了不可言,明明有佳处。
别来能几时,心月翳云雾。诸郎幸不远,寄语多予悟。
坐为尘事撄,空咏别知赋。遥想玉华游,春梦如飞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