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五云天近昼香残,红白花枝满药阑。一夜东风吹小雨,殿头持卷隔帘看。
猜你喜欢
亭前春逐红英尽,舞态徘(pái)徊(huái)。细雨霏(fēi)微,不放双眉时暂开。
绿窗冷静芳音断,香印成灰。可奈情怀,欲睡朦(méng)胧(lóng)入梦来。
亭前红花飘落,春光亦随花而去,花儿飘落的姿态优雅,好像翩翩起舞,花儿不忍归去,似乎在徘徊彷徨。细雨霏霏,这雨,浸润了落花,也浸湿了愁绪,我双眉紧锁,难得一展。
没有远方的佳音,独守绿色窗棂,冷冷清清,空空寂寂,印香飘渺,渐渐烧成了灰烬。思情难耐,百无聊奈时,昏然欲睡,思念的人儿朦胧进入梦境。
参考资料:
1、傅正谷王沛霖.南唐二主词析释:天津古籍出版社,1988:77
2、靳极苍.李煜李清照词详解:四川文艺出版社,1985:16
采桑子:词牌名。又名“丑奴儿令”、“罗敷艳歌”、“罗敷媚”。采桑子格律为双调四十四字,上下片各四句三平韵。逐:跟随。红英:红花。尽:完。徘徊:这里形容回旋飞转的样子。细:萧本二主词中作“零”;吕本二主词中此字空缺。霏微,雨雪细小,迷迷濛濛的样子。不放双眉:就是紧锁双眉的意思。
芳音:晨本二主词中作“芳英”。芳音,即佳音,好音。断:断绝。香印成灰:指香烧成了灰烬。香印,即印香,打上印的香,用多种香料捣成末调和均匀制成的一种香。成灰,成为灰烬。可奈,怎奈,即无可奈何。情怀:心情,心境。
这首词是描写一个少妇在晚春时节缱绻怀人,愁眉不展,百无聊赖的情怀。
词分上下两片,上片写词中的女主人公触景生愁。第一二两句“亭前春逐红英尽,舞态徘徊。”写这个女子独处事中,举目窗外,所看到的是捕目落花,随风飞舞,看来,春花即将随着这片片飞花无声无息地消逝了。这显然突出了这正是晚春时节。“亭前”一句写“春逐红英尽”是拟人,实际上是少妇在拟自己:“舞态徘徊”看似花舞春归,实际是少妇内心的情思纷扰,无法平复。一个“徘徊”明是写花,暗是写春,尤其是写少妇心中的思忆徘徊。“细雨”不仅打湿了繁枝落花,而且打湿了少妇的思念,所以她才愁眉不展。伤春是一种文人传统,但同时也是一种思妇情怀,“不放”一句形象地写出少妇的愁思是那么浓郁而又沉重。第三句继续描写窗外的景色,漫天的漾潆细雨下个不停。晚春时节的花英是很容易谢树辞枝的,哪里经得起东风的摧残,更何况又加上春雨的打击呢?
正如词人辛稼轩所说:“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风物宜人的春天很快就要消逝了,这象征着岁月的蹉跎,青春的老大,教人愁绪满怀。“不放双眉时暂开,’’就是愁绪满怀的形象的说法,连让双眉暂时展开一点的笑意帆没有。真是“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以如此愁苦,还有更重要的生活上的原因。
词的下片描写女主人公绿窗孤处,百无聊赖的心情。起首两句"绿窗冷静芳音断,香印成灰。“继续描写环境,从描写环境的寂静中体现女主人公的孤寂心情。“绿窗冷静”是承上片的环境描写而转写少妇的自身境况。暮春时节,花落雨潺,一个人独守在空荡荡的闺房之中,总是一种凄清冷寂的氛围,但是这些并不是少妇忧思不断的真正原因,真正的原因是“芳音断”。冷清平添愁苦,而“芳音断。”则愁苦更浓。“香印成灰”看起来是写景,实际上是写人,“成灰”,既有时间的概念,也有心情的感慨,如唐李商隐有诗“蜡炬成灰泪始干”,其中“灰”字也是以意寓之的。这里少妇的心境似乎也同“香印”一起有“成灰”之感,其愁思苦闷之情不可谓不深。“可奈情怀”近乎白话,同后句一起直接描写,突出了无可奈何的心情,也暗点了百无聊赖的困境,虽然直白,但却言浅意深,把少妇那种梦寐以求的怀思之情准确地表现了出来。
谁言王掾是痴生,直把桓温唤老兵。不见郗郎空入幕,老投临海一荒城。
炎日大冶沸,清风愁意苏。黑云过山岳,白雨覆江湖。
彷佛鬼神战,腾凌车骑趋。森然异气象,真复慰泥涂。
一夕复一夕,一朝复一朝。贫知岁月长,富恨岁月销。
行者出门去,征途日以遥。请看昨日花,今日颜色凋。
青春固重来,白发肯见饶。老吟漫成章,孤斟难盈瓢。
忧端一自遣,园林行以谣。但恐在世人,人人非松乔。
恢能咨岳日,悲慕羽山秋。父陷功仍继,君名礼不雠。
洪水襄陵后,玄圭菲食由。已甘鱼父子,翻荷粒咽喉。
古庙苍烟冷,寒亭翠柏稠。马泥真骨动,龙画活睛留。
祀典稽千圣,孙谋绝一丘。道虽污世载,恩岂酌沈浮。
洞穴探常近,图书即可求。德崇人不惰,风在俗斯柔。
茭色湖光上,泉声雨脚收。歌诗呈志义,箫鼓渎清猷。
史亦明勋最,时方怒校酋。还希四载术,将以拯虔刘。
潇湘之流碧复碧,上有铁立千寻壁。
河朔功就人与能,湖南碑成江动色。
文章得意易为好,书杂矛剑天假力。
四百年来如创见,雷公雨师知此石。
小儒五载忧国泪,杖藜今日溪水侧。
欲搜奇句谢两公,风作浪涌空心恻。
故事开元重牡丹,沉香亭北冷泉南。
如今颜色还依旧,风雨江东月润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