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玉树丰姿初识韩,别离颇觉此情难。烟含山色孤城晚,雨挟溪声两鬓寒。
黔郡诗篇收旧稿,青州邸报有新欢。临行赠处无他说,忠孝相期此肺肝。
猜你喜欢
临水人家深宅院。阶下残花,门外斜阳岸。柳舞面尘千万线。青楼百尺临天半。楼上东风春不浅。十二阑干,尽日珠帘卷。有个离人凝泪眼。淡烟芳草连云远。
昔年曾叹小差池,官带荣名自有时。
二火并光君有渐,一茅覆屋两相宜。
心田自乐缘知足,世路无求亦少思。
好是一丘藏曲拍,也无邻里共追随。
伊昔平南别,于今日几旬。朅来书一札,还隔树千村。
沛泽闻贤守,修仪称广文。何时同把手,孤屿酒微醺。
凤水波寒,龙山翠叠,一片川原佳丽。资保障、神京咫尺,控辽海,北阙左臂。
紫澜迥、远拂搏桑,凭指点,蓬岛方壸疑似。看沙溆滢洄,盐田广斥,天府雄关百二。
曾记名藩开此际。倚紫塞秋风,牙幢羽骑。崆峒峻、愿磨长剑,孤竹险、也踰卑耳。
认峰头、故叠犹存,快时际升平,周行如砥。愧露辋莺花,星游云树,持斧绣衣直指。
初随林霭(ǎi)动,稍共夜凉分。
窗迥(jiǒng)侵灯冷,庭虚近水闻。
开始的时候,微雨像树林中浮动的雾气一样,时有时无,若隐若现;渐渐地,分掉了一点夜晚的凉意,让人感觉到了它的存在。
夜深了,它透窗入户,让灯火闪烁不定,离窗很远也能感觉到它的冰凉;仔细听还能感觉到从空旷的院子里传来的轻微淅沥声。
参考资料:
1、彭定求等.全唐诗(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1377
林霭:林中的云气。霭,雾气。稍:渐渐。共:与,跟。
迥:远。一作“逼”。虚:这里是空旷的意思。
李商隐写了不少咏物诗,不仅体物工切,摹写入微,还能够通过多方面的刻画,传达出物象的内在神韵。这首《微雨》就是这样的一首作品。
此诗咏微雨。微雨是不易察觉的,很难把它真切地表现出来。诗中描写全向虚处落笔,借助于周围的有关事物和人的主观感受作多方面的陪衬、渲染,捕捉到了微雨的形象。
开头两句从傍晚时分写起,这时微雨刚下,视觉上像看到它随着树林中的雾气一起浮动,根本分不清是雾还是雨;逐渐地,微雨伴同夜幕降临,它分得了晚间的丝丝凉意。后面两句续写下去,写的是夜已深,而微雨下了很久仍没有停的情景。夜间微雨久久不停,气温随之下降,人在屋内,即使远离窗子,仍然感到有点冷,而那寒气仿佛还侵逼到那闪摇不定的灯火上。久雨后的空气也变得潮湿了,雨点也增加了些重量,在空空的庭院中,可以听到近处水面传来的微弱的淅沥声。四句诗写出了从黄昏到夜晚间微雨由初起到落久的过程,先是全然不易察觉,而后渐能察觉,写得十分细腻而熨贴,但又没有一个字直接刻画到微雨本身,仅是从林霭、夜凉、灯光、水声诸物象来反映微雨带给人的各种感觉,显示了作者写景状物出神入化的艺术功底。用字也极有分寸,“初随”“稍共”“侵”“冷”“虚”“近”,处处扣住微雨的特点,一丝不苟。
这首诗体物传神,刻画入微,虚处着笔,雨中有人。朦胧,迷离,似愁绪,可意会不可言传。全诗不着一个雨字,只是借助周遭相关的事物以及人的主观感受来表现微雨的形态,却是很成功的。
九九明词要正。修整亘初元性。须是返阳阴,决作清吟雅咏。贤圣。贤圣。容许陈如梦令。
云生不翳空,日上难逃影。相逢一笑中,何须重反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