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我静如镜。民动如烟。
事以形兆。应以象悬。
岂曰无才。世鲜兴贤。
猜你喜欢
十里一走马,五里一扬鞭。
都护军书至,匈奴围酒泉。
关山正飞雪,烽火断无烟。
告急的军使跃马扬鞭,飞驰而来,一走马便是十里,一扬鞭便是五里,漫长的路程风驰电掣般一闪而过。
这是西北都护府的军使,他传来了加急的军书,报告匈奴的军队已经包围了我大唐的西域重镇酒泉。
在接到军书之后,举目西望,却只见漫天飞雪,一片迷茫,望断关山,不见烽烟的痕迹,原来军中的烽火联系已经中断了。
参考资料:
1、彭定求等.全唐诗(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384.
2、刘德重等.唐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136-137.
从体裁上看,这首诗属于古体诗,从题材上看,这首诗属于边塞诗。
诗一开头,便写告急途中,军使跃马扬鞭,飞驰而来,一下子就把读者的注意力紧紧吸引住了。一、二句形容在“一走马”“一扬鞭”的瞬息之间,“十里”“五里”的路程便风驰电掣般地一闪而过,以夸张的语言渲染了十万火急的紧张气氛,给人以极其鲜明而飞动的形象感受。这是两个倒装句,按一般的写法是:一走马十里,一扬鞭五里。但是这样写,一个五言的句子上三下二,不符合诗歌语言的正常节奏,读起来拗口。像这样“十里一走马,五里一扬鞭”,不仅上口,也因为将“十里”“五里”提前,加以强调,而突出了马的速度之快。中间两句,点明了骑者的身份和告急的事由。一个“围”字,可见形势的严重。一个“至”字,则交代了军使经过“走马”“扬鞭”的飞驰疾驱,终于将军书及时送到。最后两句,补充交代了气候对烽火报警的影响。按理,应当先见烽火,后到军书。然而如今在接到军书之后,举目西望,却只见漫天飞雪,一片迷茫,望断关山,不见烽烟。是因雪大点不着烽火呢,还是点着了也望不见,反正是烽火联系中断了。这就更突出了飞马传书的刻不容缓。写到这里,全诗便戛然而止了,结得干脆利落,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余地。尽管写形势危急,气氛紧张,而诗中表现的情绪却是热烈、镇定和充满自信的。
这首诗,取材的角度很有特色。它反映的是边塞战争,但并不正面描写战争。诗人的着眼点既不在军书送出前边关如何被围,也不在军书送至后援军如何出动,而是仅仅撷取军使飞马告急这样一个片断、一个侧面来写,至于前前后后的情况,则让读者自己用想象去补充。这种写法,节奏短促,一气呵成,篇幅集中而内蕴丰富,在艺术构思上也显得不落俗套。
昔在老子。
至理成篇。
柱小倾大。
绠短绝泉。
鸟之栖游。
林檀是闲。
韶乐牢膳。
岂伊攸便。
胡为乖枉。
从表方圆。
耿耿僚志。
慊慊丘园。
善歌以咏。
言理成篇。
借问陇西行,何当驱马征。草合前迷路,云浓后暗城。
寄语幽闺妾,罗袖勿空萦。
占断幽都立孤危,周遭密布险崖机。
翻身斗里深藏稳,斫额人多到顶稀。
秋来双病羽,无梦再乘轩。已验浮丘相,难招丁令魂。
白云遗响断,脩竹败翎存。一片华阳石,千年意可论。
潘郎尉居巢,月止万钱俸。遥怜寒孟郊,午食勤夜诵。
空庖无鸡豚,敢设亚父供。如何得伊尼,割鲜勤远送。
老夫极惊喜,儿曹亦嘲讽。悯我太常斋,此意君良重。
饥肠罄一饱,状若蹲鸱冻。茅檐坐局促,山禽听晓哢。
安得随少年,短衣飞挽鞚。烧野得惊麋,即之那忍纵。
呦呦寒声微,麌麌一矢中。聊复从左盂,猎我江南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