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硬黄亲校大还书,岩石相看已甚臞。会遣五丁供给使,聊烦六甲奉庖厨。
仙风自昔人何有,灵气于今子岂无。知得茅卿近消息,应骖白鹄到清都。
猜你喜欢
南徐自是伤心处,天水平分瓜步。风吹浪打,英雄去尽,江山千古。
此际茫茫,故人挥手,一时燕楚。喜离尊重满,彩笺同擘,邀仙令,片帆驻。
多少风流云散,更东南、断魂金鼓。平生知己,寸心空在,算来良苦。
梦里平湖,芙蓉秋老,使君归去。便从今,击筑声沈,听湘瑟,两何许。
悠悠下村路,望望皆烟树。何处读书声,山禽忽飞去。
阅遍司农水旱书,君王减膳复斋居。御厨阿监新承旨,来日羹汤不进鱼。
雪崖风节凛飞霜,蕙带兰袆道味长。剩贮诗书遗诸子,乡人共诧白眉郎。
边兵春尽回,独上单(chán)于台。
白日地中出,黄河天外来。
沙翻痕(hén)似浪,风急响疑雷。
欲向阴关度,阴关晓不开。
春日里无战事士兵都已返回,我独自一个人登上了单于台。
白炽的太阳从大地内部升起,奔腾的黄河从远天之外涌来。
黄沙翻滚纹痕好似大海波浪,狂风呼啸响声疑是平地生雷。
很想跨越阴山关隘看个究竟,阴山关隘虽已天亮门户不开。
参考资料:
1、邓绍基.新编唐诗三百首:大连出版社,1990:316
2、张国举.唐诗精华注译评:长春出版社,2010:840
边兵:守卫边疆的士兵。单于台: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西,相传汉武帝曾率兵登临此台。
地中出:从平地升起。
沙翻:沙随风翻滚。响疑雷:响声如同雷鸣。
阴关:阴山山脉中的关隘。阴山是汉代防御匈奴的屏障,绵亘今内蒙古自治区。
张蠙早年曾游塞外,写了不少边塞诗。单于台,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西,相传汉武帝曾率兵登临此台。这首诗,描写边塞风光,语句浑朴,境界开阔,虽出于晚唐诗人之手,却很有些“盛唐气象”。
首联是全诗总领。“春”字和“独”字,看似出于无心,实则十分着力。春日兵回,边关平静无事,乃有登台览物之逸兴;虽曰春日,下文却了无春色,更显出塞外的荒凉。独上高台,凝思注目,突出诗人超然独立的形象。
“”一轮白日,跃出平地,写它喷薄而上的动态;千里黄河,天外飞来,写它源远流长的形象;“白日”、“黄河”对举,又在寥廓苍茫之中给人以壮丽多彩的感觉。白日出于地中而非山顶,黄河来自天外而非天上,一切都落在视平线下,皆因身在高台之上的缘故。
颈联继续写景。两句比喻,牢牢把握住居高临下的特点:居高,所以风急,所以风如雷响,惊心动魄;临下,才见沙痕,才见沙似浪翻,历历在目。不说“如雷”而说“疑雷”,传神地写出诗人细辨风声的惊喜情态。而白日、黄河、沙浪、风声,从远到近,自下而上,构成一幅有色彩、有动态、有音响的立体图画,把边塞风光,写得势阔声宏,莽莽苍苍之至。尤其是“白日地中出,黄河天外来”一联,语句浑朴,境界辽阔,学盛唐而能造出新境,很为后人激赏。
尾联写诗人从单于台上向北眺望阴山,那是汉代防御匈奴的天然屏障。诗人很想到阴山那边去看看,但见那起伏连绵的阴山,雄关似铁,虽然天已大亮,门户却紧闭不开,无法通行。
诗人分明看到横断前路的不可逾越的阻障,于是,激越慷慨的高吟大唱,一变而为徒唤奈何的颓唐之音。诗到晚唐,纵使歌咏壮阔雄奇的塞外风物,也难得有盛唐时代那蓬蓬勃勃的朝气了。
路入严州去,桐庐得暂过。
盘餐汤饼贱,机杼绮罗多。
令尹哦诗治,居民酌酒歌。
吏人公事少,门雀可张罗。
高情付酒卮,心事洗咸池。醉误飞蟾急,吟嗟取日迟。
竟天鹏不展,酌海蠡奚为。风月三千首,何须竹帛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