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银钩铁画胸中有,得誉多因写外书。
何似回心归内典,楞严经卷著工夫。
猜你喜欢
云雷天造。快嫖姚玉节,生平豪妙。野宿貔貅,江横组练,画角一声霜晓。鱼鸟简书知畏,草木威名先到。更谁似,并虎头飞将,封侯差早。谈笑。尊俎地,兵卫画戟,燕寝凝香好。伏枥雄心,缺壶高唱,意气不妨倾倒。父子一门忠力,唯有君恩须报。济时了。看郎山长对,元勋难老。
宝地珠林映远空,银沙细浪影溶溶。穿门叶散清江朗,入院风光醉兴浓。
梵塔曲盘当落日,栏杆百尺送飞鸿。长生习傍云岩转,仄径渔樵忽谩逢。
尽坼名园满意花,重寻石径日初斜。
温馨融吹争翻蝶,光气笼霄欲避鸦。
别院繁灯悬粉黛,一宵沉醉乱琵琶。
江南留得伤春地,莫放边愁落臂纱。
只觉秋悲苦,那堪别赋工。予瞻南去雁,尔望北来风。
寒日疏篱菊,清霜落井桐。江湖夕照里,登眺许谁同。
五彩萦筒秫稻香,千门结艾鬓髯张。
旋开宝典寻风物,要及灵辰共祓禳。
昔游三峡见巫山,见画巫山宛相似。
疑是天边十二峰,飞入君家彩屏(píng)里。
寒松萧瑟(sè)如有声,阳台微茫如有情。
锦衾(qīn)瑶席何寂寂,楚王神女徒盈盈。
高咫(zhǐ)尺,如千里,翠屏丹崖粲(càn)如绮(qǐ)。
苍苍远树围荆(jīng)门,历历行舟泛巴水。
水石潺(chán)湲(yuán)万壑(hè)分,烟光草色俱氛(fēn)氲(yūn)。
溪花笑日何年发,江客听猿几岁闻。
使人对此心缅(miǎn)邈(miǎo),疑入嵩丘梦彩云。
当年游三峡时见过巫山,如今看见这幅屏风画上的巫山又仿佛回到了从前。
我心疑是天边的巫山十二峰,飞进您家的屏风里边。
寒松摇曳若有声,依稀可见的阳台如有深情。
棉衣瑶席多么寂寞,楚王和神女当年的热恋也是徒然。
小小屏风咫尺千里,青山红崖如同锦绣灿烂。
琶苍远视掩映着荆门,巴水上的行舟历历可见。
万壑间水漫石滩,烟光里草色新鲜。
日光下溪畔的山花是何年盛开,江客听猿始自哪年?
令人在画前心胸高远,我真疑心自己是在梦中遇到了神仙。
参考资料:
1、詹福瑞等.李白诗全译.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926-927
2、王启兴张金海.唐代艺术诗选:中州古籍出版社,1991年03月第1版:29-30
三峡:今四川奉节至湖北宜昌之间的长江三峡。具体所指,历代说法不一。今以瞿塘峡、巫峡、西陵峡为三峡。巫山:巫山县有巫山。
十二峰:巫山山峰之尤著者,其初本无确指,后世也说法不一。君:指元丹丘。
萧瑟:风声,多形容秋风。阳台:今巫山县北有阳台山,盖因此而名。
锦衾:锦制之被。瑶席:用瑶草编织的卧席。瑶草,传说中的仙草名。寂寂:冷落寂静。徒:空,徒然。盈盈:美好的样子。
咫尺:周制八寸为咫,十寸为尺。此形容距离短。高咫尺,如千里,谓画有咫尺千里之势也。翠屏丹崖:屏,喻指山峰。翠屏:形容峰峦排列的绿色山岩。均指画中景物。丹崖:绮丽的崖壁。绮:华美的丝织物。
荆门:山名,位于巫山下流,今湖北宜都县西北长江南岸。历历:分明貌。泛:飘流。巴水:当泛指巴地所经之水,非专指巴江。
潺湲:水流貌。壑:山谷。万壑分,万壑分流。
笑日:向日而笑。发:开放。江客:江行之客。缅邈:思绪遥远的样子。
此诗起笔四句,即以真形画,疑画为真,写出乍见巫山屏风时的感受。接下来,“如有声”、“如有情”,诗人由疑而入迷,竟从画中听出有声,见出有情;可是转眼间幻觉顿失——“徒盈盈”,眼前只是一片寂静——“何寂寂”,诗人复由迷而生疑;“高咫尺,如千里”,原来只是一幅画,并非实景,诗人又由迷而悟。
然而,审美过程并没有到此为止,诗人进一步对画面作了仔细观照,“苍苍”以下六句,即随着诗人视线的转移,由远而近,从大到小,有层次地展现出画面景物。正是在这一凝神观照的过程中,由于画面的逼真,使诗人再一次心生幻觉,坠入迷境。把诗人审美过程中上述微妙而复杂的心理感受及其变化,表现得如此真切生动,是本诗最显著的特色。
此外,诗中对画面景物的再现,纯从实处着笔,但由于它是围绕诗人的审美心理感受及其变化为中心而展开的,因而既给人历历在目之感,又毫无呆板琐细之嫌,其中所隐含的美妙神话传说,不仅极大地丰富了画面的内涵,更能激起人们美好的情感联想。
泖口乘寒浪,湖心散积愁。
菰蒲疑海接,凫雁与天浮。
泽国无三伏,风颿又一州。
平生谩为客,奇绝在兹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