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远民冤甚草菅芟,抗论公庭出至諴。
且喜一谇一性命,何妨三字减头衔。
机关平地藏深穽,仕宦伶人视戏衫。
五逊州符今免矣,幅巾藜仗可松杉。
猜你喜欢
几日行云何处去?忘却归来,不道春将暮(mù)。百草千花寒食路,香车系在谁家树?
泪眼倚楼频独语。双燕来时,陌上相逢否?撩乱春愁如柳絮,依依梦里无寻处。(依依一作:悠悠)
这几天,他象流云飘哪里?忘了回家,不顾芳春将逝去。寒食路上长满了野草闲花。他车马又在谁家树上系?
参考资料:
1、徐培均选注.婉约词萃: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19页
2、高文炳编.唐宋词选译赏析365首:天马图书有限公司,2001.06:64
行云:此指所思情郎。寒食,节令名,在清明前一日。
这首词从字面看,是描写一女子对她游荡在外的丈夫久久不归既埋怨又难以割舍的缠绵感情。从一开头的“行云何处去”到最后的“梦里无寻处”,女主人公的情感始终在怨嗟与期待、苦闷与寻觅的交织中徘徊。作为一首优秀的闺情词,由于抒情的深刻与典型,往往容易唤起人们更广泛的联想,因而这首词中所抒发的“忠厚缠绵”之情,似乎也概括了更广泛的人生体验。
词写闺怨。上片以飘荡不归的行云,比作浪子。
“几日行云何处去?忘却归来,不道春将暮。”这三句是闺中少妇的幽怨之词,表现出她对情郎的惦念。这里以“行云”比喻在外四处游荡的情郎,非常形象贴切。“忘却归来,不道春将暮。”,“春将暮”字面上是指春光将尽,亦指女子的美好年华将逝,这两句为女子的自问自答之词,充满无穷悲叹:美好的春光将要逝去了,而情郎却仍不见归来。
“百草千花寒食路,香车系在谁家树?”“百草千花”,用辞也典丽双关,暗中包括那些招蜂引蝶的女人,颇带鄙薄意识。“香车”,代丈夫的行踪。车子停在谁家树下,意指丈夫在谁处冶游。这样写,既切合女主人公倚楼眺望的情景,又形象鲜明,情思宛转,耐人反复寻味。
下片则写闺中少妇的孤独与凄苦,她眼含泪水,倚立楼头,不免如痴如呆,独自念念叨叨。
“泪眼倚楼频独语。双燕来时,陌上相逢否?”她想到自己的丈夫在外纵行放荡,心中是多么的悲伤呀。“泪眼”写其忧伤;“倚楼”写她对丈夫的盼望;“频独语”三字,把女主人公那种伤心欲狂的精神状态清晰地刻画出来。“双燕”两句是她的询问,她频频问那归来的双燕是否见到自己的夫君。燕子无情,怎听得懂她的言语,这一问极写女主人公之痴。
“撩乱春愁如柳絮,依依梦里无寻处。”问燕燕无语,这令她多么惆怅,多么悲痛,心中那春愁顿时如柳絮一般,凌乱无序。这里词人以柳絮喻愁,将无形之愁具体化,极写其纷乱。“悠悠梦里无寻处”,既然他不归,她又那般惦念着他,那么便到梦里将他寻觅吧,但梦却那般悠长,令她茫然而不得寻觅。这最后两句写得千回百转,情意缠绵,形象地表达了女主人公的哀怨与痴情。
这首词连用了三个问句:“几日行云何处去?”“香车系在谁家树?”“双燕飞来,陌上相逢否?”一次比一次问得更迫切,从而描绘出女主人公越到后来越濒近绝望的心情。这是一种层层加码式的手法。双燕尚懂得归来而人却不知,离愁被春光撩拨得像悠悠扬扬的柳絮,漫天飞舞,使你在梦里也觅不到踪迹。作者以轻灵缥缈之笔写朦胧梦境,怨而不怒,蕴藉深婉,可谓别开新境。
海国萧条征赋重,忧时如雪鬓毛侵。相逢共羡虞卿璧,独处谁怜季子金。
日晚山头传画角,风高城上淡秋阴。自甘只影含冰蘖,徙倚聊为越客吟。
毛羽曾经翦处残,学人言语道暄寒。
任饶长被金笼阖,也免栖飞雨雪难。
织女虽七襄,不能成报章。
无巧可乞汝,世人空自狂。
帝城秋色新,满市翠帟张。
伪物逾百种,烂漫侵数坊。
谁家油壁车,金碧照面光。
土偶长尺余,买之珠一囊。
安知杼轴劳,何物为蚕桑。
纷华不足悦,浮侈真可伤。
一发青山断雁边,渚宫楼阁暮云连。
烟波仿佛江南意,风柳依稀峡外天。
钓艇归时风动苇,僧钟起处日沉烟。
观图忽起沧洲想,身堕黄尘又几年。
草阁方虚坐,江空月色新。乾坤还此夜,今古是何人。
稍稍宁辞晚,茫茫忽见春。平生打乖意,今夜任天真。
随意寄招提,名园自水西。托松临古涧,将鸟学卑栖。
辨字追龙篆,探微得马蹄。遍游华藏界,还与一尘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