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立仗归来出御堤,圉官为解锦障泥。春流芳草无人渡,得向东风自在嘶。
猜你喜欢
奚官牵出莫归迟,丰草甘泉御苑西。记得晓趋金殿直,百花深处听骄嘶。
鼓角五更初,江城过雨疏。长河递明灭,涨水自盈虚。
鹢指村烟外,猿啼客梦馀。潇湘待晴色,临眺几踟蹰。
累累黄台瓜种者,欲求售碌碌买食。人择美弃其陋大,小各随形偏正亦。
随生滋味在其中,包藏那得明君不。见贤妃臼头女又,不见贤相跛足子。
呜呼貌取岂尽瓜,外陋安知中自美。愿华一脔请君尝,滋味分明为君死。
晓向潭上行,夕就潭边宿。清冷无波澜,潎潎鱼相逐。
钓翁坐不起,见我往来熟。
枿(niè)坐云游出世尘,兼无瓶钵(bō)可随身。
逢人不说人间事,便是人间无事人。
质上人有时打坐,静如枯木;有时出游,飘若浮云,心无所系,随性而行,超世脱俗。其他僧人云游,还带着盛水的瓶子和吃饭的钵,而他出门连这两件东西都不带,一身之外无所有,赤条条来去无牵挂。
遇到人也不会去聊人世间的琐事,仿佛他是一个置身于世间之外的人一样。
本站。
枿坐:枯坐。枿,树木砍去后留下的树桩子。瓶钵:僧人出行所带的食具。
因为是送给僧人的诗,所以诗开头便云佛事:“枿坐云游出世尘。”这是写质上人的形象。诗人抓住他的特征,刻画了他的不同凡俗。
第二句进一步写质上人的形象。瓶钵是云游和尚喝水吃饭不可少的器具。可是质上人连应该随身携带的一瓶一钵都没有。这就更突出了质上人超出尘世的性格,成了飘飘然来去无牵挂的大闲人了。
第三、四句,“”这是从质上人的精神境界去刻画他的形象。他不说一句有关人世间的话,这才写出精神上大解脱的悟道者形象。人们口上说的,都是心上想的,不说人间事,是他心里根本不想这些事,因为他把人间的名利富贵看做是虚幻、短暂、无意义的。“所谓“世缘终浅道缘深”(苏东坡语),在这位质上人身上表现得非常彻底,他完全游离于尘世之外。
他虽曾赞羡“万般不及僧无事,共水将山过一生”(《题道林寺》)的生活,但无论怎样也不能像质上人那样口不说一句人间事。所以“逢人不说人间事,便是人间无事人”,既有对质上人的称赏和羡慕,也有诗人自己复杂心情的流露,字面上意义虽然浅近,而诗人的感慨颇深。
杜荀鹤的诗在语言上通俗浅近,明白流畅,所以他把严于格律的近体诗通俗化了。正因为这样,他的许多诗句包括《赠质上人》在内都在长期流传中成了人们口头的熟语。
萧萧风雨满关河,酒尽西楼听雁过。
莫怪行人白头尽,异乡秋色不胜多。
入夏端然似涉秋,粉云阴重不曾收。那知四月之间雨,做就中年以后愁。
儿女恨,霸王筹,濛濛都付两溪流。碧天何日红霞衬,晕遍江南小画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