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我已归寻乌石路,人谁肯顾雀罗门。
荔三百颗犹能啖,椿八千秋不足言。
唐贡华清劳岁岁,宋蠲驿置惠元元。
客询老子休粮诀,丹实漫山更满村。
猜你喜欢
谁道村郊野味侵,柴扉竹榻草花清。
行行且止成佳梦,不减崔张惊梦身。
忆归休上越王台,归思临高不易裁(cái)。
为客正当无雁处,故园谁道有书来。
城头早角吹霜(shuāng)尽,郭里残潮荡月回。
心似百花开未得,年年争发被春催(cuī)。
抒发内心的怀乡之情最好不要登上越王台,因为登高望远只会使内心的思乡情结更加无法排解。
我正在南海这个鸿雁无法飞到的地方客居,故园的音讯又有谁可以传达呢?
城头的角声吹去了霜华,天已经亮了,护城河里尚未退尽的潮汐还荡漾着残月的投影。
长年郁结在心中的归思就像含苞待放的花蕾,年年春天一到便被催发开来。
参考资料:
1、彭定求等.全唐诗(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1806.
2、于海娣等.唐诗鉴赏大全集.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0:425.
越王台:汉代南越王尉佗所建,遗址在今广州越秀山。裁:剪,断。
当:一作“逢”。无雁处:大雁在秋天由北方飞向南方过冬,据说飞至湖南衡山则不再南飞了。南海在衡山以南,故曰“无雁处”。
霜尽:此处指天亮了。广州天气暖和,天一亮霜便不见了。郭:古代在城的外围加筑的一道围墙。荡:一作“带”。
发:一作“向”。
此诗抒写羁旅之情。首联“忆归休上越王台,归思临高不易裁”,从广州的著名古迹越王台落笔,但却一反前人的那种“远望当归”的传统笔法,独出心裁地写成“忆归休上”,以免归思泛滥,不易裁断。如此翻新的写法,脱出窠臼,把归思表现得十分婉曲深沉。
颔联“为客正当无雁处,故园谁道有书来”,诗人巧妙地运用了鸿雁南飞不过衡山回雁峰的传说,极写南海距离故园的遥远,表现他收不到家书的沮丧心情。言外便有嗟怨客居过于边远之意。李煜的“雁来音信无凭”(《清平乐·别来春半》),是写见雁而不见信的失望;而曹松连雁也见不到,就更谈不上期待家书了,因此对句用“谁道有书来”的反问,来表现他的无限懊恼。
颈联“城头早角吹霜尽,郭里残潮荡月回”,展示了日复一日唤起作者归思的凄清景色。出句写晨景,是说随着城头凄凉的晓角声晨霜消尽;对句写晚景,是说伴着夜晚的残潮明月复出。这一联的描写使读者想起唐诗中的有关诗句:“三奏未终天便晓,何人不起望乡愁”(武元衡《单于晓角》);“回潮动客思”(李益《送归中丞使新罗册立吊祭》);“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在唐人心目中,明月、晓角、残潮,都是牵动归思的景色。如果说,李白的《静夜思》写了一时间勾起的乡愁,那么,曹松这一联的景色,则融进了作者连年羁留南海所产生的了无终期的归思。
归思这样地折磨着作者,平常时日,还可以勉强克制,可是,当新春到来时,就按捺不住了。因为新春提醒他在异乡又滞留了一个年头,使他归思泉涌,百感交集。“心似百花开未得,年年争发被春催”,形象地揭示出羁旅逢春的典型心境,把他对归思的抒写推向高潮。句中以含苞待放的百花比喻处于抑制状态的归心,进而表现每到春天他的心都受到刺激,引起归思泛滥,那就像被春风催开的百花,竞相怒放,不由自主。想象一下号称花城的广州,那沐浴在春风里的鲜花的海洋,读者不禁为作者如此生动、独到的比喻赞叹不已。这出人意表的比喻,生动贴切,表现出归思的纷乱、强烈、生生不已、难以遏止。写到这里,作者的南海归思在几经婉转之后,终于得到了尽情的倾吐。
这首诗在艺术上进行了富有个性的探索,它没有采用奇特的幻想形式,也没有采用借景抒情为主的笔法,而是集中笔墨来倾吐自己的心声,迂曲婉转地揭示出复杂的心理活动和细微的思想感情,呈现出情深意曲的艺术特色。
半窗雨歇。料几枝缀粉,临风堪折。暗忆芳盟,笛语悤悤换时节。
休道江南信早,空赢得、经年抛别。想见那、一捻幽香,千里冷云叠。
谁说。路悽绝。正梦绕夜寒,秀靥凝怯。玉尘自洁。寥落孤山写明月。
但愿枝枝倚遍,聊慰我、相思情切。又甚处携素手,举觞对雪。
海内苍生困,看君紫绶新。天官元贵客,岳伯是词人。
云极行山目,花伤冀北神。平生胶漆意,翻恐愧雷陈。
鸟飞止茂林,鱼游止深渊。步止辞跲踬,语止绝悔愆。
䗂蝓升高壁,朽壳消腥涎。夸父逐羲和,渴死大道边。
所以知止者,不为物所牵。摆落尘网婴,寂寞守自然。
悠悠观群动,默默全吾年。
旌阳归去太康年,石灶灰寒古洞前。
笑斩白龙横蓼岸,醉骑黄鹤步云天。
金丹玉屑不复得,铁臼石函犹宛然。
四十二口家何在,猿啸西山柏树烟。
行行到边郡,白首气何豪。马上横修槊,风前看宝刀。
遥闻徵虎旅,谩道识龙韬。筹策何年献,长歌心独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