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登科二十载,佐幕尚如初。
官为诗磨折,家因酒破除。
青衫应懒补,白发想慵梳。
别后常相忆,何缘得共居。
猜你喜欢
滁阳已订金山约,此日登临似梦游。迟我瓜州三候月,朅来鳌顶九逢秋。
妙高日影招多景,甘露玄言落远洲。持节江干浑不寐,邀同壮士击中流。
日映纱窗,金鸭小屏山碧。故乡春,烟霭(ǎi)隔,背兰釭(gāng)。
宿妆惆(chóu)怅(chàng)倚(yǐ)高阁,千里云影薄。草初齐,花又落,燕双飞。
曙光照射入碧纱窗里,把香炉画屏映绿。兰灯初灭的时候,缥缈着袅袅的烟絮,缭绕着我的思愁,拨动着我对故乡春色的回忆。
昨日的宿妆里,还残留着昨天的愁绪。倚着高阁眺望,几片薄云漂浮在天际,草绿的时候春花已凋落,成双的燕子飞来又飞去。
参考资料:
1、房开江崔黎民.花间集全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8:31-32
2、赵崇祚编徐国良注.花间集.武汉:武汉出版社,1995:10
3、胡建次等.温庭筠词全集汇校汇注汇评.武汉:崇文书局,2015:40
金鸭:即香炉。古时燃香之炉,常常涂金为狻猊、麒麟、凫鸭等形状,里面中空,香从口出,因以动物形状名炉。烟霭(ǎi),云气,这里指室内的烟雾。背,这里有闭灭之意。兰釭:焚兰香膏油的灯,即所谓“兰灯”“香灯”。膏,油脂。古时在燃料中渗以香料,焚时有香气喷出。
宿妆:隔夜的旧妆。双飞,一作“双双”。
此词写女子春日怀乡之情。上片描绘室内之景。起拍二句写晨光透过窗纱,照着室内的香炉和屏风上并碧山。这是清晓时分典型的香闺景致。“碧”字用于句末,分量特重,其意脉与下句“故乡春”相连,由屏山碧翠,联想到故乡的山水也是一派春色,非常自然。怀乡之情,自在其中。紧接着由对屏风的描摹,顺势交代女子滋生出对于自己故乡春景的思恋;然而烟霭远隔,归途渺远,只能令人徒增怨叹。“烟蔼”二句接“金鸭”而写,兰灯已灭,室内的香烟还弥漫着,眼前如雾如霭,营造出一种迷茫的愁思境界,乡思蒙上了一层愁的阴影。
下片转写室外,紧接上片而来,写女主人公思乡的焦渴心情。“宿妆”二句写她未曾梳妆就登高眺望故乡,而所见到的是千里云影,“薄”是因遥远而显得模糊。近看则是芳草平铺,花落燕飞的暮春景色。在这景色中,女主人公惆怅的感情,已不待多言。最后三句极写暮春景象,又以“燕双飞”反衬出女主人公孤身独处的凄凉。这些景色,无不加深着换头处“惆怅”二字的色彩。词的下片将思乡情怀引向更为广远的境界,而且通过云影、芳草、落花、双燕等自然景物的渲染,越发增添了鲜明生动、清新疏朗之气。结尾三句又以景结情,含思悠远,感到余韵袅袅,余味无穷。
涧竹岩云有旧期,二年频长鬓边丝。游鱼不爱金杯水,
栖鸟敢求琼树枝。陶景恋深松桧影,留侯抛却帝王师。
龙争虎攫皆闲事,数叠山光在梦思。
御柳含春绿初遍,紫燕黄鹂满芳甸。晓日承恩拜九重,银鞍白马骄嘶风。
我出送之城之东,惜别且驻无匆匆。忆昔携书汉江涘,邂逅论心托交义。
折梅载酒春共游,烧烛联诗夜无寐。卿才卓荦不可羁,雄词健笔皆如飞。
积金堆玉岂暇顾,登山临水常忘归。南飞云鹄北飞雁,渺渺天涯两分散。
即今三十馀六年,前日红颜皆白颠。五岭炎方桂林好,忠辅贤王已身老。
功成名遂天所全,七十归来世看宝。嗟余樗散质,□□□□清。
未有涓尘效禆益,虚叨宠禄孤圣明。望卿去兮惭感并。
倾离尊,饯远道。重是平生故,何由尽怀抱。官河三月波溶溶,片片飞落桃花红。
九华匡庐翠未了,芝山秀出鄱湖东。武山南在芝山上,解绂他年定相访。
全家陷兵间,自意必离散。登高望洞庭,方寸亦已乱。
大江接烽火,捲土纷惊窜。儿垂得吾勇,挺身赴危难。
飘魂不成梦,噩耗丛万箭。丁宁若死别,去去复何恋。
谁知能自拔,相见犹疑幻。冥冥或使之,痛定从所愿。
开元辰,毕来王。奉贡职,朝后皇。鸣珩佩,观典章。乐王度,悦徽芳。
陶盛化,游太康。丕照明,永克昌。
灭影双溪死便烧,年年枫落见清潮。浙江亭下晴翻雪,卷作浑涛怒不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