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新宁才人心不羁,腹中三礼犹耽犁。生事常怀汶阳北,梦游未识灞陵西。
青山白野閒来坐,离黍吹花向人堕。潇洒还同谷口耕,风流也学南阳卧。
谁知宣室聘雄才,不使遗贤滞草莱。使者飞书催上道,郎官立马送离杯。
几回待诏金门里,枥上华骢末由试。甲第歌中少故人,五侯宾从无知己。
以兹翻忆鹿门春,却向清时便乞身。匹马行辞白门柳,群公饯出秣陵尘。
故园独树闽川道,数亩山田半秋草。孺子应知食力安,渊明况及归来早。
入门长啸复长歌,仍把春衣换薜萝。自言林下耽犁好,不道天朝荐剡多。
猜你喜欢
齐川秋捷迅燕山,青妙功名慰鬓斑。何益父书标锦夺,早绳祖武桂香攀。
五云喜溢蓬瀛外,一日光生海岱间。圣代世恩深雨露,马牛无补汗衰颜。
贫里烦君特地过,金襕谁与换鱼蓑。它年云水经行遍,佛法元来本不多。
赫日炎炎烁远空,泉边树底亦无风。
行人莫便多辞苦,犹胜东郊炙背翁。
老稚悬知乐有馀,迎门先问小於菟。
风烟满眼山环海,对酒还曾斲句无。
君骑紫骝马,远上燕山去。
老母倚门啼,泪湿门前路。
泪亦何时干,马去无回步。
前月附书还,置身在郎署。
月赐既已多,取得尚书女。
身荣自可乐,母死无人顾。
多谢邻里人,将钱治坟墓。
风雅道既遥,斯文久沦丧。往者不可作,来者将安向。
所以浮靡音,啁啾转相饷。苟非绝代人,焉能持风尚。
天心觉颛蒙,中原起宗匠。师古得精意,见者惊奇创。
出入汉魏间,或溯先秦上。晋唐诸巨公,屹立不相让。
众善既兼综,变化穷殊相。大业包隆古,近代谁与抗。
遂令奋往心,专一无他向。讵曰能追随,慰我平生望。
鸱(chī)鴸(zhū)见(xiàn)城邑,其国有放士。
念彼怀王世,当时数来止。
青丘有奇鸟,自言独见尔;
本为迷者生,不以喻君子。
鸱鴸出现在城里,国内便有放逐士。
想那楚国怀王时,此鸟必定常飞至。
青丘之山有奇鸟,独自出现人不知。
本来就为迷者生,不必晓喻贤君子。
参考资料:
1、郭维森包景诚.陶渊明集全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238-255
鸱鴸:鸟名。见:出现。
怀王:楚怀王,战国末期楚国君主。屈原便在怀王时被放逐的。
此诗用《山海经》中两则奇异之鸟的神话,来表达诗人对政治时事的感慨,其内涵具显隐两重。从表层看,含义颇为明确,古今学者多有解说。大致而言,是采《南山经》所记述的鸱鴸、灌灌故事:柜山“有鸟焉,其状如鸱而人手,其音如痹,其名曰鴸,其鸣自号也,见则其县多放士”;青丘之山“有鸟焉,其状如鸠,其音若呵,名曰灌灌,佩之不惑”,通过对当年楚国屈原被放而怀王不悟,终至亡国的历史教训的回顾,影射批评东晋政权在用人上的亲信邪佞,疏放忠良,不重正士。此层含义,感慨极深,理想和现实的冲突也很强烈,它们一方面体现了渊明在当时特有的关于“入国而不存其士,则亡国矣……非士无以虑国,缓贤忘士,而能以其国存者,未曾有也”的治国尚贤重士的政治理念,另一方面也包含了诗人自己在东晋社会里所深切体会到的“雷同毁异,物恶其上,妙算者谓迷,直道者云妄。坦至公而无猜,卒蒙耻以受谤,虽怀琼而握兰,徒芳洁而谁亮”的感士不遇的家国身世之叹。如进一步对此诗的深层含蕴进行探索,可以发现,此诗还在一层奇幻迷离的神话气氛遮蔽下,隐含有陶渊明对当时敏感政治时事的进一步揭露之成分。具体而言,此诗在引用《山海经》传说时,也利用上古神话系统,借“鸱鴸”之语言符号,暗示了恭帝被害的历史真相,在命义上,与诗人大致在同一时期所作的《述酒》有异曲同工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