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天寒万木尽悲秋,谁殿群芳斗未休?寄与黄花应努力,须知摇落有黄州。
猜你喜欢
战罢秋风笑物华,野人偏自献黄花。
已看铁骨经霜老,莫遣(qiǎn)金心带雨斜。
我在秋风中酣战方休,笑看周围的美景。乡村的人民偏偏送给我一束黄花。
我看那菊花的枝茎虽饱经风霜但仍象铁骨那样的坚硬,它护卫着花朵不受风雨袭击而偏斜。
参考资料:
1、卢如山.绝句选译:天马图书有限公司,2002.03:273
2、孙映达.中国历代咏花诗词鉴赏辞典: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年05月第1版:1096
野人:居住在乡间的百姓。饷(xiǎng):赠送。物华:美好的事物。偏:偏偏。黄花:菊花。
铁骨:这里指菊的枝茎。奠遣:不要让。金心:这里指菊的花朵。
这是一首咏物诗。古人咏菊之作很多,但此诗为作者一念触发,灵感倏至而作。
头二句写作诗缘起,乡居野处的百姓出于对隐居的英雄的敬佩,相赠菊花。首句“战罢秋风笑物华”,起势不凡,一个“战”字,一个“笑”字,使横戈疆场而又乐观坚贞的民族英雄形象跃然纸上。次句“乡人偏自献菊花”,是对抗清英雄的崇高礼赞。诗的一、二句创造了赏菊的感情环境。
后两句则笔势急转,“已看铁骨经霜老,莫遣金心带雨斜”是全诗最铿锵有力、动人心魄的诗句。诗人由对自身的抒写转入对菊花的描绘。野菊挺秀的枝茎和灿然如火的黄花激发许多联想。花茎虽已经霜,仍不失挺拨咄咄之势;“铁骨”一词拟化出不畏风霜的菊花的伟岸不群的品格。诗人以怜惜的笔调写出对不畏风雨的菊花的爱护。后二句虽然字面上全为咏叹菊花的字句,但从字里行间可以看出野菊经霜不老的傲岸实为诗人自身凛凛正气的象征。无疑,后两句仍是在抒写诗人自己的豪情气概。
前两句是叙述,叙述中充满诗情,后两句借景抒情。“骨”与“心”都将菊花拟人化,赋予菊以人的性格。“骨”用“铁”字修饰,“心”用“金”字限定,既写出了菊花的凌霜贞姿,又写出了诗人的英雄品格。全诗写菊,又是写人,是写景,又是抒情,菊与人,景与情,洽合无间,融为一体。
此诗严格说来,不是纯粹的咏物诗,因为诗人的感情、精神时时介入其间,不过借菊花象征而已。但野菊的自然情态处处与涌荡于诗人胸中的奔逸之情相合,所以诗人才得以借菊花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就实质而言.作者描绘菊花的诗句已创造出一种艺术形式,从而将主体感情固着其中,菊花成为诗人情感的一个对等物。
尝言爱菊耐霜威,晚节都甘与世违;只恐秋来容鬓改,几人插得满头归!
乞得胶胶扰扰身,五湖烟水替风尘。
只将凫雁同为侣,不与龟鱼作主人。
十载逢君神武营,君能走马尘不惊。腰下金铛还自惜,匣中宝剑常有声。
十载逢君琼海上,衣冠扮作神仙相。旅泊徒嗟过隙驹,雄飞空逐滔天浪。
浪花声里问归程,天北天南无限情。武功坊下逍遥梦,奇甸街前快乐行。
此行真入蓬莱岛,十月梅花觉春早。云边筇竹面似人,石上胡麻大如枣。
莫道长安繁且华,海上奇怪尤堪誇。冬飧不必黄芽菜,寒具何须白贝花。
嗟君遨游七十载,榔酒椰浆君自解。海鸥相狎无机关,塞马由来有真宰。
劝君长醉且徘徊,乾坤何处非春台。今夜白龟才入梦,明日金鸡放赦来。
噫欷歔,天南天北无彼界,尧仁象天如倚盖。君不从军万里行,那识皇舆如此大。
日轮忽倒行,惊雷殷山底。云从洞里生,顷刻迷尺咫。
心愁万青松,一一化龙起。坐令攫此峰,飞入苍冥里。
火急催登舟,篷背雨声驶。回头不见山,模糊但云水。
楚续光辉存简策,汉碑突兀锁期思。风云会合当年事,箫鼓喧阗此日祠。
弱嗣负薪廉节著,怪蛇膏剑德名垂。庙封又见标遗爱,子产英灵想已知。
韩冯啄破秋千影,琼扇里、春酲初醒。半晌卸金虫,小试兰汤冷。
后堂憎杀青铜镜,怕照见、云鬟未整。莫道少人窥,天上堆金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