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凌晨牵滩濑,将暮泊沙渚。沙头卖酒家,好者酽于乳。
舟子沽大盎,相共解劳苦。饮酣意气豁,放歌杂嘲语。
中夜风水声,倏如飒飞雨。鸡鸣棹讴发,挂席逐前侣。
猜你喜欢
朔风吹雪透刀瘢,饮马长城窟更寒。
半夜火来知有敌,一时齐保贺兰山。
写边庭夜警、卫戍将士奋起守土保国的小诗。描写边塞风光和边地征战的作品,在唐诗中屡见不鲜。早在盛唐时期,高适、岑参、李颀等人就以写这一方面的题材而闻名于世,形成了著名的所谓“边塞诗派”,以后的一些诗人也屡有创作。但这组小诗,却能在写同类生活和主题的作品中,做到“语意新奇,韵格超绝”(明胡应麟《诗薮·内编》卷六评此组诗语),不落常套,这是值得赞叹的。
“朔风吹雪透刀瘢”,北地严寒,风雪凛冽,这是许多边塞诗都曾写过的,所谓“九月天山风似刀”(岑参),所谓“雨雪纷纷连大漠”(李颀),再夸张些说“燕山雪花大如席”(李白),“随风满地石乱走”(岑参),但总还没有风吹飞雪,雪借风势,用穿透刀瘢这样的形容使人来得印象深刻。边疆将士身经百战,留下累累瘢痕,如王昌龄所写:“不信沙场苦,君看刀箭瘢”,其艰险痛苦情形栩栩如生;而这首小诗却写负伤过的将士仍在守戍的岗位上继续冲风冒雪,又不是单就风雪本身来描写,而是说从已有的刀瘢处透进去,加倍写出戍边将士的艰辛。次句“饮马长城窟更寒”,是由古乐府“饮马长城窟,水寒伤马骨”句化来,加一“更”字,以增其“寒”字的份量。这两句对北地的严寒做了极至的形容,为下文蓄势。
“半夜火来知有敌”,是说烽火夜燃,响起敌人夜袭的警报。结句“一时齐保贺兰山”,是这首小诗诗意所在。“一时”,犹言同时,无先后;“齐”,犹言共同,无例外,形容闻警后将士们在极困难的自然条件下,团结一致、共同抗敌的英雄气概。全诗格调急促高昂,写艰苦,是为了表现将士们的不畏艰苦;题名为“怨”,而毫无边怨哀叹之情,这是一首歌唱英雄主义、充满积极乐观精神的小诗。
有客来东海,衣冠旅望同。凄凉家难后,漂泊路岐中。
桂玉知难继,兰金强未通。鸰原翻自苦,鲋辙岂应穷。
旧物青毡尽,新愁绿醑空。尘埃宁物色,羽翼困天风。
似尔犹蓬转,伊余但桂丛。怜才偏有意,振滞却无功。
一饭王孙去,他时重阿蒙。
归羡辽东鹤,吟同楚执珪。未成游碧海,著处觅丹梯。
云障宽江左,春耕破瀼西。桃红客若至,定似昔人迷。
人生百年内,胡为形所役。登高览九原,但见松与柏。
徘徊故里闾,念我平生戚。斗酒相存问,度阡复逾陌。
上堂展殷勤,华灯永今夕。何必倾馐庶,浊酤聊与适。
朱颜难可常,须发会当白。遍观四海人,谁为不死客。
良时弗为欢,衰暮叹何益。死者长不作,生者长不息。
日月更相送,万古安所极。素丝有苍黄,岐路多南北。
在家常相问,出门安可测。落木归本根,飞鸟战羽翼。
客游在万里,终当还故域。
碧藕花风入袖香。涓涓清露浥,玉肌凉。折花无语傍横塘。随折处,一寸万丝长。
还更擘莲房。莲心真个苦,似离肠。凌波新恨尽难忘。分携也。触事著思量。
为爱草中香,灵均咏药房。行山踏蛇虺,系肘有名方。
不肯雷同自一家,青裾独立水之涯。
只应夜过许长史,全似当年萼绿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