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三朝冠绂殿东头,人物当今第一流。银汉奎文光午夜,玉壶寒露炯清秋。
终知鼎鼐归台辅,共待经纶阐大猷。二月帝城春似海,寿筵先醉紫金瓯。
猜你喜欢
三载兴贤选俊英,九重宣诏付铨衡。从来节操推公道,况是文章擅老成。
春院下帘心独苦,夜灯开卷眼偏明。抡才为国真无忝,预咏薹莱颂太平。
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
粽包分两髻(jì),艾束著(zhù)危冠。
旧俗方储药,羸(léi)躯亦点丹。
日斜吾事毕,一笑向杯盘。
端午节到了,火红的石榴花开满山村。
吃了两只角的粽子,高冠上插着艾蒿。
又忙着储药、配药方,为的是这一年能平安无病。
忙完了这些,已是太阳西斜时分,家人早把酒菜备好,他便高兴地喝起酒来。
本站。
粽包分两髻:粽子有两个尖尖的角。古时又称角黍。危冠:高冠。这是屈原流放江南时所戴的一种帽子。
储药:古人把五月视为恶日。
这首诗开篇点题,将时间限定在“重五”(五月初五),将地点定格为“山村”。此时此地,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有的只是节日的气氛,有的只是淳朴的民风。更何况,石榴在不知不觉间已经盛开了呢!此情此景,怎一个“好”字了得!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的诗人,今天终于暂时放下了满腹的忧愤,融入了节日的欢快气氛之中。瞧,他先吃了两角的粽子,再在高冠上插着艾枝。然后又按照依旧俗,又忙着储药、配药方,为的是这一年能平安无病。到了晚上,他忙完这些事情,含着微笑喝起酒来了。
从作者对端午这一天的生活的具体描写中,我们还可以看出至少从南宋开始,端午就有了纪念屈原和卫生保健的双重内涵。
念念不忘“王师北定中原日”的陆游,由于收拾山河的志向未能实现,只能像辛弃疾那样“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日斜吾事毕,一笑向杯盘”,在欢乐中暗藏着多少伤感,在闲适中流露出多少无奈啊!
这首诗语言质朴,融写景、叙事、抒情于一体,那榴花繁多的山村风光,那江南端午的风俗习惯,那字里行间的闲适惬意,浮现在我们眼前,感受在我们胸间。没有装饰,所以诗美;没有做作,所以情真。这,就是诗人所说的“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的写作境界。
敝衣旧絮依冬日,作墨亲传仲至诗。我有斯人容老矣,何将凫舄共参差。
赤岸溪头水下流,滔滔不尽杞人忧。徐行已作捐阶计,输粟翻为杀饷仇。
豺虎啮人争变色,风涛簸日少安舟。岐周井里称亲睦,老眼于今不减愁。
太行西北云横目,一日九回肠断续。舍官就养诚所愿,百口煎熬食不足。
逆行倒置坐迂阔,相负此生惟此腹。兹行远去父母国,恋恋不同桑下宿。
山长水远苦愁人,不觉秋风惊鬓绿。平生拙宦失捷径,兰蕙当门为谁馥。
文章既不一钱直,五经安用窗前读。东涂西抹竟何有,坐叹马鞍消髀肉。
公家无补一毫发,鼠窃太仓饕寸禄。既无里妪谁乞火,未有先容莫投玉。
天涯怀抱为谁开,尽写穷愁入诗轴。
镜槛芙蓉入,香台翡翠过。拨弦惊火凤,交扇拂天鹅。
隐忍阳城笑,喧传郢市歌。仙眉琼作叶,佛髻钿为螺。
五里无因雾,三秋只见河。月中供药剩,海上得绡多。
玉集胡沙割,犀留圣水磨。斜门穿戏蝶,小阁锁飞蛾。
骑襜侵鞯卷,车帷约幰鈋.传书两行雁,取酒一封驼。
桥迥凉风压,沟横夕照和。待乌燕太子,驻马魏东阿。
想像铺芳褥,依稀解醉罗。散时帘隔露,卧后幕生波。
梯稳从攀桂,弓调任射莎。岂能抛断梦,听鼓事朝珂。
迢迢大陇似眠牛,多少村庄筑此丘。
玄室幽深埋玉树,晓云飞绕护松楸。
栖迟每入林间渺,变化长从海上浮。
正是苍生多渴望,作为霖雨济田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