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风飘飘,绶若若,游子东归乐复乐。桃花流水思天台,季父有书夜到来。
我今不去胡为哉。世上何人年百岁,天厚吾人岂无意。
从今百岁又几何,来日苦少去日多。假令就有黄金百,已去光阴谁买得。
百岁千金买不回,一日三公换应直。白玉为浆麟作脯,子拜父前父拜祖。
邻人拥满墙头看,何用长安为好官。
猜你喜欢
忆曾首事陈耻庵,玄霜绀雪咀寒甘。继事蒙庵在南国,歜根九节席微酣。
我非二老几乾没,业使凡躯有仙骨。用师绝利枉劳形,却笑阴符为长物。
每依海月望三山,宛在虚无缥缈间。或骑黄鹤去不返,或拥衾枕相幽潺。
得朋偶在钱塘浒,耻庵伯也蒙庵父。吴歈楚舞避清欢,笑煮龙团擘麟脯。
醒心知味怜绝少,枕籍糟床纷莫数。手握灵龟入省初,刺天羽翮看轩舞。
明经早登第,文采如凤麟。轩昂轶人群,际遇当昌辰。
手持三尺法,履历皆要津。雅操厉冰雪,冲襟盎阳春。
南京倚注重,北阙恩命新。鸣佩别琐闱,扬鞭出城闉。
眷我久同朝,临分意弥亲。赠行欲有言,缱绻难具陈。
所愿慎刑罚,钦哉服皇仁。
放舟长怪武陵人,强觅桃花洞里春。若使仙源通一线,如何避得虎狼秦。
玉署十年登近侍,白云沧海望天台。归宁荣捧天恩下,行道争看昼锦回。
济北九河冲暑过,浙江八月看潮来。升堂正及高秋节,丹桂吹香溢寿杯。
昔别甬上居,薄游吴中郡。耻从俗子言,恐失名家韵。
生儿似阿堆,颇亦存轨训。常疑习气迁,思与学宫近。
文史平昔契,淮山别离心。
省中并日直,天上青春深。
买屋近城坞,往来成竹林。
诗模黄著作,吾亦意骎骎。
西风落日草斑斑,云薄(bó)秋空鸟独还。
两鬓(bìn)霜华千里客,马蹄又上太行山。
落日时分西风吹动草色间杂的劲草,气清云淡,秋空中飞鸟独还。
两鬓白如霜雪的我在山道孤身跋涉,策马奔行再次踏上太行山。
参考资料:
1、王英志注评.明人绝句三十家赏评:黄山书社,1991年04月:50
太行:太行山。此指山西境内的太行山。斑斑:草色间杂。
霜华:形容如霜花一样花白。千里客:作者自称。
这是一首行旅诗。
“风落日草班班,云薄秋空鸟独还。”描绘出一幅太行山中暮色苍茫的秋景图。“西风”两字,既点明此时太行的季节,又突出作者身临太行山的感受。劲扫落叶的秋风拂面吹来,最易使人想起天地的肃杀而惆怅思归。诗人登临眺望,只见夕阳西坠,或枯黄或残绿的杂草在落晖中阴暗参差,显得色彩错杂斑驳。平视惟有满山遍野的衰草,夹着残光惨淡的落日,一片萧索;仰望天空,暮云逐渐密布了高远的秋空,笼罩了连绵的群山,朦朦胧胧、寂寂寥寥,只有一只回山归巢的鸟儿在孤飞,够凄清的。萧索凄清构成了诗人即景抒情的环境氛围。在这里,归鸟的描写颇有画龙点晴的妙用,鸟的飞动点活了天高云淡的静态画面,使整幅画面有了生气,更是寄托了作者浓浓的思乡之情,与前面令人思归的气氛正相呼应。这两句寓情于景,为后两句的抒情作了铺垫。
“两鬓霜华千里客”,是作者自述生平。诗人自二十五岁入宦途起,先后出使湖广,招抚川贵,巡按江西,三十三岁时巡抚河南、山西至半百之年,如今自己已经鬓发花白;长年累月地远旅他乡、奔波道路,写此诗时在山西巡抚任上,与家乡钱塘遥隔千里,故自己是千里为客。这一句准确而生动地描绘了诗人的自身形象。客居他乡岁月之久,距离之远,心中愁绪不断。然而,“忧国忘家。计安宗社”的政治家于谦最后一句陡然振起“马蹄又上太行山”。诗人立马太行,雄视千里的英雄形象,感受到了他两鬃霜华却壮心不已,辗转千里却生命不衰的烈士情怀。
此诗以简淡的笔触,勾勒出西风落日的深秋,诗人孤身跋涉太行途中的心情。触景兴怀,孤鸟知还,顾盼自身,感从中来,不直写思想感情,也不刻意求工,而粗笔勾画,力求意态自然。它在写法上也颇具一格,看似景与情分写,其实一体连贯,承转自然,形成先抑后扬的感情波澜,读来别有一番顿挫之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