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数行官柳带城斜,又送庞公上小车。天上神驹方独步,江南乔木几名家。
山当朔野霜先结,水绕官河路不差。闻道家君北来近,相逢何处整乌纱。
猜你喜欢
早蝉鸣树头,归棹渡江秋。孝子祠重建,徵君传已修。
泪痕双苧袖,身世一弓裘。不学龙门客,逢人说远游。
载书初诣阙,沿牒复归吴。经笥诸生学,章缝鲁国儒。
轩车荣故里,雨雪戒长途。白虎群贤在,还来赋论都。
先生筇(qióng)杖是生涯,挑月更担花。把住都无憎爱,放行总是烟霞。
飘然携(xié)去,旗亭问酒,萧寺寻茶。恰似黄鹂无定,不知飞到谁家?
我每日里携杖云游四海为家,秋夜赏月,春日品花。逢人见事不再起憎爱之心,把自己的身心都交付大自然的山水云霞。
飘飘然来去随心所欲,有时到酒肆里打酒,有时到萧寺里讨茶。我就像一只黄鹂栖飞不定,不知道明天又落到了谁家。
参考资料:
1、李鸿昌编著.古代诗文名篇选注:中国社会出版社,2008.6:第296页
2、刘石主编清华大学《宋词鉴赏大辞典》编写组编.宋词鉴赏大辞典:中华书局,2011.08:第604页
3、禾火,王彦丽注译.宋词三百首:北京燕山出版社,2008.7:第127页
先生:作者的自称。筇杖:即竹杖。把住:控制住。放行:出行。
旗亭:代指酒楼。萧寺:佛寺。
这首词是朱敦儒的晚年之作,全词表现了一种出尘旷达的悠闲境界。
“先生筇杖是生涯”,开头一语是全词意蕴的形象的总概括,“筇杖”,乃竹杖;“先生”,乃自谓。词人把自己的晚年生活以“筇杖生涯”进行涵盖,就表明他已无心于世事,完全寄情于自然山水之间。“挑月更担花”写出了山野风情之美与身在山野的惬意。以竹筇挑月、担花既能令人想见他在花前月下悠然自得的神态,也可体味出词人吟风弄月的情趣。“把住都无憎爱,放行总是烟霞”二句仍是承“筇杖”的意象进行生发,前句以“把住”筇杖作为眼前社会现实的象征,词人看透了世事的云翻雨覆,对它们‘已无所谓爱憎可言,后句把倚杖而行作为他对生活的向往,他所行之处烟霞缭绕,不啻是他理想生涯的寄托。词人在“筇杖”这一意象上该凝聚很多思想情感,寄寓了十分丰富的意蕴。
下阕仍承“竹筇”的意象进行放逸之情的抒发。“飘然携去”之句就是写他倚杖而行的处处踪迹,他携着它(筇杖)到“旗亭问酒”,到“萧寺寻茶”,一“寻”一“问”暗示词人生计的清寒,神情潇洒落拓。结尾二句尤为妙笔,词人比喻自己是一只飞止无定的黄鹂,性之所至不知会飞到谁家,朱教懦晚年犹如此风趣诙谐,以活泼小巧的黄鹂自喻,表现作者有一颗天真的赤子之心。
黄鹂鸣官寺,香草色未已。同时皆省郎,而我独留此。维监太仓粟,常对府小史。清阴罗广庭,政事如流水。奉使往长安,今承朝野欢。宰臣应记识,明主必迁官。塞外貔将虎,池中鸳与鸾。词人洞箫赋,公子鵕鸃冠。邑里春方晚,昆明花欲阑。行行取高位,当使路傍看。
绿绮膺河检,清坛俯洛滨。天旋俄制跸,孝享属严禋。
陟配光三祖,怀柔洎百神。雾开中道日,雪敛属车尘。
预奉咸英奏,长歌亿万春。
佳人迟暮思何其,直是郎潜世不知。
世路未嫌千日酒,才情偏爱六朝诗。
入门便坐从炊黍,上榻横眠听解颐。
独怪过江愁欲死,眼前秋蟹要人持。
雨余江色净,风过稻花香。
客里逢清旷,何妨且纳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