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雪英飘洒绕虚廊,晓景沉沉朔吹狂。
银阙晶荧标帝里,桂华纷糅认仙乡。
少年风味新吟动,老叟襟怀万事忘。
自倒空罇酬绝唱歌,书帏聊得泛寒光。
猜你喜欢
朔风吹雪透刀瘢,饮马长城窟更寒。
半夜火来知有敌,一时齐保贺兰山。
写边庭夜警、卫戍将士奋起守土保国的小诗。描写边塞风光和边地征战的作品,在唐诗中屡见不鲜。早在盛唐时期,高适、岑参、李颀等人就以写这一方面的题材而闻名于世,形成了著名的所谓“边塞诗派”,以后的一些诗人也屡有创作。但这组小诗,却能在写同类生活和主题的作品中,做到“语意新奇,韵格超绝”(明胡应麟《诗薮·内编》卷六评此组诗语),不落常套,这是值得赞叹的。
“朔风吹雪透刀瘢”,北地严寒,风雪凛冽,这是许多边塞诗都曾写过的,所谓“九月天山风似刀”(岑参),所谓“雨雪纷纷连大漠”(李颀),再夸张些说“燕山雪花大如席”(李白),“随风满地石乱走”(岑参),但总还没有风吹飞雪,雪借风势,用穿透刀瘢这样的形容使人来得印象深刻。边疆将士身经百战,留下累累瘢痕,如王昌龄所写:“不信沙场苦,君看刀箭瘢”,其艰险痛苦情形栩栩如生;而这首小诗却写负伤过的将士仍在守戍的岗位上继续冲风冒雪,又不是单就风雪本身来描写,而是说从已有的刀瘢处透进去,加倍写出戍边将士的艰辛。次句“饮马长城窟更寒”,是由古乐府“饮马长城窟,水寒伤马骨”句化来,加一“更”字,以增其“寒”字的份量。这两句对北地的严寒做了极至的形容,为下文蓄势。
“半夜火来知有敌”,是说烽火夜燃,响起敌人夜袭的警报。结句“一时齐保贺兰山”,是这首小诗诗意所在。“一时”,犹言同时,无先后;“齐”,犹言共同,无例外,形容闻警后将士们在极困难的自然条件下,团结一致、共同抗敌的英雄气概。全诗格调急促高昂,写艰苦,是为了表现将士们的不畏艰苦;题名为“怨”,而毫无边怨哀叹之情,这是一首歌唱英雄主义、充满积极乐观精神的小诗。
春风昨夜到榆关,故国烟花想已残。少妇不知归不得,朝朝应上望夫山。卢龙塞外草初肥,雁乳平芜晓不飞。乡国近来音信断,至今犹自著寒衣。八月霜飞柳半黄,蓬根吹断雁南翔。陇头流水关山月,泣上龙堆望故乡。朔风吹雪透刀瘢,饮马长城窟更寒。半夜火来知有敌,一时齐保贺兰山。
角黍菖蒲酒,年年旧俗谙。
采衣君自乐,白发我何堪。
静味瑶华句,闲思玉柄谭。
报之长命缕,祝庆在图南。
尽说灵踪妨画图,幽奇高尚义群居。
山林总是神仙隐,礼乐爰修周孔书。
解驾十年惟壮士,担簦千里结名庐。
功成霄以非常事,对此那堪不我欺。
韩范诸公各一时,贤豪久速系安危。
从来功业知难就,未敢先赓庆历诗。
刘兄本知命,屈伸不介怀。南州管灵山,可惜旷土栖。
樵隐同一径,竹树薄西斋。鸟陵嶂合杳,月配波徘徊。
薄宦修礼数,长景谢谭谐。愿为南州民,输税事鉏犁。
胡为走不止,风雨惊邅回。
鞍马黄尘已强颜,更堪白发镜中看。曾陪尊俎回春煖,正想音书慰客寒。
胜览足供诗笔健,相思今觉带围宽。长江一碧横千里,无复秋风细有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