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新诗十九首,丽格出青冥。得处神应骇,成时力尽停。
正愁闻更喜,沈醉见还醒。自是天才健,非关笔砚灵。
猜你喜欢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最是一作:正是)
荷花凋谢连那擎雨的荷叶也枯萎了,只有那开败了菊花的花枝还傲寒斗霜。
一年中最好的景致你一定要记住,那就是在橙子金黄、橘子青绿的秋末冬初的时节啊。
参考资料:
1、王水照朱刚.苏轼诗词文选评: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161-162
2、孙凡礼刘尚荣.苏轼诗词选:中华书局,2005:176-177
3、张鸣.宋诗选: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213
荷尽:荷花枯萎,残败凋谢。擎:举,向上托。雨盖:旧称雨伞,诗中比喻荷叶舒展的样子。菊残:菊花凋谢。犹:仍然。傲霜:不怕霜动寒冷,坚强不屈。
这首诗是诗人写赠给好友刘景文的。诗的前两句写景,抓住“荷尽”、“菊残”描绘出秋末冬初的萧瑟景象。“已无”与“犹有”形成强烈对比,突出菊花傲霜斗寒的形象。后两句议景,揭示赠诗的目的。说明冬景虽然萧瑟冷落,但也有硕果累累、成熟丰收的一面,而这一点恰恰是其他季节无法相比的。诗人这样写,是用来比喻人到壮年,虽已青春流逝,但也是人生成熟、大有作为的黄金阶段,勉励朋友珍惜这大好时光,乐观向上、努力不懈,切不要意志消沉、妄自菲薄。
苏轼的《赠刘景文》,是在元祐五年(1090)苏轼在杭州任知州时作的。《苕溪渔隐丛话》说此诗咏初冬景致,“曲尽其妙”。诗虽为赠刘景文而作,所咏却是深秋景物,了无一字涉及刘氏本人的道德文章。这似乎不是题中应有之义,但实际上,作者的高明之处正在于将对刘氏品格和节操的称颂。不着痕迹地糅合在对初冬景物的描写中。因为在作者看来,一年中最美好的风光,莫过于橙黄橘绿的初冬景色。而橘树和松柏一样,是最足以代表人的高尚品格和坚贞的节操。
古人写秋景,大多气象衰飒,渗透悲秋情绪。然此处却一反常情,写出了深秋时节的丰硕景象,显露了勃勃生机,给人以昂扬之感。因此宋人胡仔以之与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诗中“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两句相提并论,说是“二诗意思颇同而词殊,皆曲尽其妙”(《苕溪渔隐丛话》)。
荷与菊是历代诗家的吟咏对象,常给人留下美好的印象,可是为什么此诗一开头却高度概括地描绘了荷败菊残的形象,展示了一幅深秋的画面?这全然是为了强调和突出一年之中的最好景象:橙黄橘绿之时。虽然橙和橘相提并论,但事实上市人正偏重于橘,因为“橘”象征着许多美德,故屈原写《橘颂》而颂之,主要赞其“独立不迁”、“精色内白”、“秉德无私”、“行比伯夷”。此诗的结句正有此意,在表达上融写景、咏物、赞人于一炉,含蓄地赞扬了刘景文的品格和秉性。
游鹿。苏台曲。歌舞才停荒草鞠。吴波渺渺吴山簇。
三策当年谁属。怒潮犹射胥门目。一舸鸱夷空逐。
瓜茗难逃暑,蚊蝇正作秋。
劳生一念错,晚境万缘休。
笔老无新语,囊空有敝裘。
閒携瘦藤杖,独上郡南楼。
潇洒东湖上,夜雨洗清秋。朝来尘霁,凝望千里兴悠悠。
山色揉蓝深染,波影青铜新铸,□冷翠光浮。蓑笠真吾事,聊整钓鱼钩。
坐中客,凌王谢,更风流。一觞一咏,豪俊谈笑气吞牛。
花月连环长好,到处名园池□,遇景且遨游。试问陶元亮,底事赋归休。
士忧行不脩,不忧禄不及。之子久好学,何患名未立。
圣时开贤科,子独不肯入。固非远仕进,服期难赴集。
南归慰亲颜,道路正暑湿。悠悠几千里,赤日薄行笠。
暂憩青林下,赖有寒泉汲。漱齿去尘埃,土风须渐袭。
消渴频年寄茂园,何人词赋竞中原。花生曼倩三千牍,草就蒙庄十万言。
梁父云霞期望日,昆崙星斗待穷源。蟭螟一室犹堪共,莫使清风隔晤言。
帝祚隆三叶,仁风被九垠。泥金封禅后,汗简典坟新。
祖训敷皇极,奎星耀紫宸。儒家尊首志,文论歉前尘。
好生兵遂偃,崇俭俗还淳。传宝参河洛,重光待圣神。
求讲深紬绎,退访极咨询。治绍尧稽古,欢谐舜事亲。
披编兹有获,彻卷岂辞频。锡予恩波浃,荣华宴俎陈。
奏诗无杰句,拜手愧名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