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积雨得一晴,开窗送吾目。
叠云带余愤,远树增新绿。
天公信难料,变化杂神速。
夕霞尽意红,诘朝固难卜。
西轩一杯酒,未风将军腹。
竹林怀微风,余韵久回复。
热官岂辨此,可必思烂熟。
曳杖出门行,栖鸦息枯木。
猜你喜欢
邯(hán)郸(dān)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我居住在邯郸客栈的时候正好是冬至佳节。晚上,我抱着双膝坐在灯前,只有影子与我相伴。
我相信,家中的亲人今天会相聚到深夜,还应该谈论着我这个远行人。
参考资料:
1、彭定求等.全唐诗(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1079
2、吴大奎马秀娟.元稹白居易诗选译.成都:巴蜀书社,1991:91-92
邯郸:地名,今河北省邯郸市。冬至: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在十二月下旬,这天白天最短,夜晚最长。古代冬至有全家团聚的习俗。驿:驿站,古代的传递公文,转运官物或出差官员途中的歇息的地方。抱膝:以手抱膝而坐,有所思貌。影伴身:影子与其相伴。
夜深:犹深夜。远行人:离家在外的人,这里指作者自己。
《邯郸冬至夜思家》没有精工华美的辞藻,没有奇特新颖的想象,只是用叙述的语气来描绘远客的怀亲之情。其佳处,一是以直率质朴的语言,道出了人们常有的一种生活体验,感情真挚动人。二是构思精巧别致:首先,诗中无一“思”字,只平平叙来,却处处含着“思”情;其次,写自己思家,却从对面着笔。
前两句纪实,侧面写“思家”。第一句叙客中度节,已植“思家”之根。在唐代,冬至这个日子,人们本应在家中和亲人一起欢度。但是如今作者在邯郸客店里碰上这个节日,不知如何是好。第二句,就写作者在邯郸客栈里过节的情景。“抱膝”二字,活画出枯坐的神态。“灯前”二字,既烘染环境,又点出“夜”,托出“影”。一个“伴”字,把“身”与“影”联系起来,并赋予“影”以人的感情。只有抱膝枯坐的影子陪伴着抱膝枯坐的身子,作者的孤寂之感,思家之情,已溢于言表。
后两句运用想象,正面写“思家”。后两句笔锋一转,来个曲笔,不直接写自己如何思家,而是想象家人冬至夜深时分,家人还围坐在灯前,谈论着自己这个远行之人,以此来表现“思家”,使这种思乡之情扩大化,真实感人。其感人之处是:他在思家之时想象出来的那幅情景,却是家里人如何想念自己。这个冬至佳节,由于自己离家远行,所以家里人一定也过得很不愉快。当自己抱膝灯前,想念家人,直想到深夜的时候,家里人大约同样还没有睡,坐在灯前,“说着远行人”。具体“说”了什么,作者并没有指明,这就给读者留下了驰骋想象的广阔天地。每一个享过天伦之乐的人,有过类似经历的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想得很多。作者没用华丽的词句,没有玩弄过多的艺术技巧,而用平实质朴的语言,却把思乡之情表现的淋漓尽致。
白居易的诗常以语言浅近、平实质朴著称,其意境也多显露。这首诗平实质朴,构思精巧别致,字里行间流露着淡淡的思乡之愁以及浓浓的怀亲之意。
卓荦偏人,而文最有气,所得颇经奇。
贫居晏里闬,少小长东平。
河兖当冲要,沦飘薄许京。
广川无逆流,招纳厕羣英。
北渡黎阳津,南登纪郢城。
既览古今事,颇识治乱情。
欢友相解达,敷奏究平生。
矧荷明哲顾,知深觉命轻。
朝游牛羊下,暮坐括揭鸣。
终岁非一日,传巵弄新声。
辰事既难谐,欢愿如今并。
唯羡肃肃翰,缤纷戾高冥。
君子贵自然,不为时俗观。升车不广欬,即席不变颜。
疾驱不駷辔,高张不急弹。尘埃视流俗,中立何可干。
颜生处陋巷,求仁得所安。箪食一瓢饮,孔圣推其贤。
凌云岂敢拟相如,空学灵均赋卜居。未与故人倾白堕,漫劳佳句比黄初。
须知彩鹢能寻戴,莫遣乌龙解吠徐。试问六窗分向月,清光何处不怜余。
上方台殿驻余晖,露下烟寒独掩扉。山木萧条啼鸟歇,道门清净俗人稀。
钟兼远籁回乡梦,雁带新凉到客衣。拟结许询同下榻,自怜幽兴每相违。
斋罢敞春服,趿履步修廊。笼禽动新响,雨馀竹风凉。
道人房更深,炉烟引微香。于焉谢尘鞅,閒来日偏长。
九天宫嵌基嵯峨,公昔骑龙上大罗。
文在玉堂多焕烂,泪轻铜狄一滂沱。
原陵禾黍悲郑镐,人物风流继永和。
今日吴牒拜遗墨,只堪衰怨不堪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