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故人通贵绝相过,门外真堪(kān)置雀罗。
我已幽慵(yōng)僮(tóng)更懒,雨来春草一番多。
老朋友和达官贵人们不再和我往来,我门庭冷落,真的可安放捕鸟的网罗。
我已懒散无聊,什么都不做,家中的仆人更是懒过我。你看,一阵春雨刚过,门外的青草又长了许多。
参考资料:
1、张鸣.宋诗选: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144
2、李梦生.宋诗三百首全解: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52
故人:老朋友。通贵:达官贵人。绝相过:断绝来往。“门外”句:谓门庭冷落,可安放捕鸟的罗网。这里用此典,说明人情冷暖。罗:捕鸟的罗网。
幽慵:闲散疏懒。僮:仆人。一番多:一倍多,这里指很多。
在中国古代诗歌中,咏闲居是重要主题之一,也称为闲适诗。对诗人们来说,所谓闲,不仅仅是没事做或不做事,而是相对出仕忙于公务而言,所以闲居诗往往成了隐居诗的代名词。司马光退居后,不能忘怀于朝廷政治,所以这首《闲居》写闲而实不闲,至少是身闲心不闲,因而格调与传统的闲居诗不同。
诗前两句说自己的老朋友及昔日的同僚们纷纷倒戈,支持新法,与自己断绝来往,家里安静得门可罗雀。第二句用汉翟公典故,讽刺人情冷暖,世风不古,表示自己胸中的不平。下半由此发挥。众叛亲离,他自然郁郁寡欢,对任何事都漠不关心,无精打采。连仆人也改变了以往惯有的勤俭,乘机偷懒,一场春雨过了,庭前杂草丛生,也没人去管。“僮更懒”三字,道出无限辛酸,大有“运衰奴欺主”的味道。
从表面上看,这首诗句句写闲,门庭冷落,无人过访,就少了许多应酬,可以空闲;自己慵懒,无所事事,也是闲。但诗人笔下展示的生活场景不是优游闲散的,而是内外交困的;诗人的心情也不是恬淡安适的,而是抑郁不平的。此诗是浅显中有深致,平淡中有沉郁。这就是此诗的成功之处。
译文
注释
故人:老朋友。通贵:达官贵人。绝相过:断绝来往。
“门外”句:谓门庭冷落,可安放捕鸟的罗网。这里用此典,说明人情冷暖。罗:捕鸟的罗网。
幽慵:闲散疏懒。僮:仆人。
一番多:一倍多,这里指很多。
司马光因与变法派政见不一,遭到排斥,于是从熙宁四年(1071)至元丰八年(1085)退居洛阳,仅任无实权的闲散小职。司马光在洛阳经营“独乐园”,却不甚注重其繁琐家务,专意编写《资治通鉴》。僮仆偷懒以致庭草茂盛。司马光见庭草长势,联想到朝中如日中天的变法派,更为感慨,不知道自己何时能得机清除朝中莠草,遂写下此诗。
猜你喜欢
小隐轻华屋,深山自结茅。
乱苔侵石磴,疏竹映花梢。
年来百懒惟便静,幽事相关亦有时。
窗上纸因晴日补,槛边花趁小春移。
夜先休息关门早,晓不趋承出户迟。
消遣余生只如此,好怀正不要人知。
绿发老梅千百树,梅边略彴是吾家。
一窗西日不知晚,十月南枝无数花。
谁信闲身惟鹤伴,自怜愁眼得书遮。
闭门兀兀太痴绝,起唤扁舟载月华。
草堂啸傲动经年,已把生涯付自然。谩费工夫披古籍,懒通名字谒时贤。
炉中闲养阴阳火,身外谁求子母钱。寄语王褒如著论,不同呼吸学神仙。
佳兴在春日,暄风吹敝庐。山妻具粗饭,稚子撷野蔬。
欢然适口腹,俭岁如积储。淡泊气乃充,无求养我愚。
小庭何所有,花竹交扶疏。闲中送余目,归云与鸟俱。
此生苟自适,焉知岁月徂。
茂苑闲居木石同,旋开小径翦蒿蓬。虚游心在鸿濛外,穴处身疑培塿中。花影一阑吟夜月,松声半榻卧秋风。百年寄傲聊容膝,何必高车驷马通。
闲居岂无事,一动百艰难。
水为斋僧惜,花因供佛残。
喜闻多死士,厌话小长安。
香火同缘客,饥肠先永叹。
欲向何人罪陆沈,强移栖息学盲瘖。自磨短墨消英气,偶爇名香验道心。
好睡未妨来日永,闭门便觉敝庐深。书生槁饿由来旧,肯为穷愁损素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