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大篇作者斗舂容,肯为明时叹不逢。通塞任分蜗两角,唱酬应秃兔千锋。
光依日月从初载,名在蓬瀛第几重。联辔盍归廊庙去,支离容我受三钟。
猜你喜欢
敕(chì)勒川,阴山下。天似穹(qióng)庐(lú),笼盖四野(y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xiàn)牛羊。
阴山脚下啊,有敕勒族生活的大平原。敕勒川的天空啊,它的四面与大地相连,看起来好像牧民们居住的毡帐一般。
蓝天下的草原啊,都翻滚着绿色的波澜,那风吹到草低处,有一群群的牛羊时隐时现。
参考资料:
1、敕勒歌.人民教育出版社[引用日期2014-04-18]
敕勒川:川:平川、平原。敕勒族居住的地方,在现在的山西、内蒙一带。北魏时期把今河套平原至土默川一带称为敕勒川。阴山: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北部。穹庐:用毡布搭成的帐篷,即蒙古包。笼盖四野:笼盖,另有版本作“笼罩”;四野,草原的四面八方。
天苍苍:苍苍:青色。苍,青,天苍苍,天蓝蓝的。茫茫:辽阔无边的样子。见:同“现”,显露。
这首民歌,勾勒出了北国草原壮丽富饶的风光,抒写敕勒人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豪情,境界开阔,音调雄壮,语言明白如话,艺术概括力极强。
“敕勒川,阴山下”,诗歌一开头就以高亢的音调,吟咏出北方的自然特点,无遮无拦,高远辽阔。这简洁的六个字,格调雄阔宏放,透显出敕勒民族雄强有力的性格。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这两句承上面的背景而来,极言画面之壮阔,天野之恢宏。同时,抓住了这一民族生活的最典型的特征,歌者以如椽之笔勾画了一幅北国风貌图。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天”、“野”两句承上,且描绘笔法上略有叠沓,蕴涵着咏叹抒情的情调。作者运用叠词的形式,极力突出天空之苍阔、辽远,原野之碧绿、无垠。这两句显现出游牧民族博大的胸襟、豪放的性格。“风吹草低见牛羊”这最后一句是全文的点睛之笔,描绘出一幅殷实富足、其乐融融的景象。
这首歌具有鲜明的游牧民族的色彩,具有浓郁的草原气息。从语言到意境可谓浑然天成,它质直朴素、意韵真淳。语言无晦涩难懂之句,浅近明快、酣畅淋漓地抒写了游牧民族骁勇善战、彪悍豪迈的情怀。
客卧书颠倒,虫鸣坐寂寥。残灯生暗晕,重露集寒条。
真乐闲尤见,深禅静更超。此怀无与晤,拥鼻一长谣。
明能观物理,公可服人心。明自公中出,公从明处深。
生灵同赤子,瓦砾视黄金。酷爱龚黄辈,芳名古到今。
孤峰连鸟道,幽会兴难忘。
对坐无人到,空林尽日香。
断崖逢积雪,高木露微阳。
静话看晴晓,联联过晚冈。
秋意满江湖,雨轻风熟。上水扁舟片帆速。远山低岸,贪看浅红深绿。不知回柁尾,沧湾宿。推枕起来,举杯相属。休叹风尘为微禄。几年行路,但觉登临不足。且翻楚调入,清江曲。
余宗本名门,历年逾五百。家世笃忠贞,奕叶传清白。
大父常山公,举代称儒宗。厥生子三人,衍庆流无穷。
伯也实乃祖,季也为叔父。出处虽不齐,辛勤植门户。
仲即我严君,力学贯天人。斯文绍前哲,盛名天下闻。
余生蹇且劣,髫年失怙恃。蓼莪重兴哀,风木感劬瘁。
间关四十载,无术周其身。黾勉缉先业,缕发悬千钧。
朅来被虚名,万里宦川蜀。一官未云满,又窃太学禄。
太学贤俊关,衿佩何珊珊。李桓既杂遝,陈杜相后先。
自从尘师席,强颜僚寀后。但恐贤路妨,齑盐甘所受。
敝裘雪霜里,孤灯风雨中。芳颜日凋谢,老丑形青铜。
故山渺东浙,无由赋归去。骨肉不在眼,梦寐常相晤。
昨朝乡人来,语我消息真。喜汝兄及弟,幸与诗书亲。
富贵果何物,有隆还有替。譬若风中花,时去即憔悴。
惟有积善者,不啻日晷长。虽然猝难见,后嗣绵绵昌。
我愿汝等贤,背恶力趍善。立德须象先,行道毋惮远。
桥门适公退,掩关缀新诗。话言固覼缕,庶写长相思。
爱尔城南隐者居,春田绕屋总膏腴。儿孙候暖晨驱犊,灯火分凉夜校书。
入社有怀占乐岁,趋朝无梦候公车。相逢自叹飘零久,投老归来愧不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