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甘向清朝作逐臣,茹蔬亲草即经纶。
心香都在寒梅上,宇宙常逢不老春。
猜你喜欢
万竹森森一水泓,堂名劲逸即蓬瀛。
赋诗何必多工部,怕与梅花共瘦生。
荣拜花封感圣主,寿杯阻莫捧亲前。
岭梅尚有逢春日,办取斑衣听老天。
泉声山色古今同,师去尤能继若翁。临别自惭无可赠,一枝聊为助清风。
虎符缠臂,佳节又端午。
门前艾蒲青翠,天淡纸鸢舞。
粽叶香飘十里,对酒携樽俎。
龙舟争渡,助威呐喊,凭吊祭江诵君赋。
感叹怀王昏聩,悲戚秦吞楚。
异客垂涕淫淫,鬓白知几许?
朝夕新亭对泣,泪竭陵阳处。
汨罗江渚,湘累已逝,惟有万千断肠句。
全词艺术特色,至少有六点值得推介:
一是咏今叹古,在上片极力渲染当下“端午”诸种盛况,却重在下片“感怀”,“借古”而“启今”也。
二是动静结合,“缠臂”、“纸鸢舞”、“香飘”、“对酒”、“争渡”、“呐喊”、“凭吊”、“诵君赋”、“吞楚”、“垂涕”、“对泣”等是为“动”,“虎符”、“粽叶”、“艾蒲”、“青翠”、“新亭”、“陵阳”等是为“静”;动与静自然转合,在“动”与“静”的变化之中,历史的车轮已经走过千年。
三是明暗结合,明写屈原,直接抨击楚王“昏庸”,暗讽时政,锋芒指北宋王朝,将苏轼自己的爱恨情仇寓于其间,却不露痕迹。
四是虚实相间,叙说眼前庆祝端午诸景,是“实”;感怀屈原悲苦仇怨的往事为“虚”;“虚”写屈原,实及自己,慨古人之忧,发今人之叹。
五是前呼后应,前有“辟邪”之“虎符缠臂”、“艾蒲青翠”,后有“怀王昏聩”、“新亭对泣”;似乎旧恶未去,新恶难除。前有“香飘十里”,后有“湘累已逝”;前有“诵君赋”,后应“断肠句”。
六是词中有景,景色如画,画里“有话”。且看上片,一幅幅生动的民俗风景画,扑面而来:童之臂、门之艾、菖蒲之剑、风筝漫舞、对酒当歌、龙舟竞发、诵君之赋,哪个不是美轮美奂的图画?再看下片,怀王之昏、秦之吞楚、异客垂涕、新亭对泣、汨罗江渚,哪一个不是再现历史的沧桑?这些词中之境,如诗如画,一唱三叹,色香味俱全,岂非神来之笔?
伏日炎蒸尽,秋阴爽气鲜。莼鲈因客久,鸡黍幸君怜。
意自酣馀畅,谈从物外玄。坐中能赋者,莫诵四愁篇。
东辅书初至,西宫夜正寒。感时嗟阻阔,喜汝报平安。
学耨知兼力,辞淳发巨澜。三冬文史足,轩翥未应难。
西村耕隐处,菉竹似云屯。九曲不知径,千竿方到门。
幽期分少室,美盛亚淇园。为问平安信,传芳见子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