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平生眼中血,日夜自涓涓。
泻出愁肠苦,深於浸沸泉。
红颜将洗尽,白发亦根连。
此恨古皆有,不须愚与贤。
猜你喜欢
我有两行泪,十年不得乾。洒天天户闭,洒地地骨寒。
不如洒东海,随潮到虎门。
永巷长年怨罗绮(qǐ),离情终日思风波。
湘江竹上痕无限,岘(xiàn)首碑前洒几多。
人去紫台秋入塞,兵残楚帐夜闻歌。
朝来灞(bà)水桥边问,未抵青袍送玉珂(kē)。
幽闭在永巷中哀怨的宫妃,长年累月地泪湿绮罗;闺中独居的思妇思念游子,整日担心江上的风波。
湘江边的竹子上,斑驳的啼痕也应无数,岘首山的石碑前,感怀的涕泪流下几多?
昭君离去紫台,在秋风中走向荒凉的塞外;项羽兵困垓下,在营帐里夜闻凄怆的楚歌。
啊,当我在清晨时,来到灞水桥边看到,青袍寒士相送达官贵人,才知道,这一切都算不了什么。
参考资料:
1、陈永正.李商隐诗选译.成都:巴蜀书社,1991:100-102
终日:整天。风波:风浪。
湘江竹痕:指斑竹故事。
人去紫台:紫台,即紫宫、宫阙。此用王昭君故事。
灞水桥:灞水是渭河支流,源出蓝田县东秦岭北麓,流经长安东,入渭河。灞桥在长安市东灞水上,是出入长安的要路之一,唐人常以此为饯行之地。青袍:青袍寒士。玉珂:珂是马鞍上的玉石类饰物,此代指达官贵人。此言寒士送贵胄,寒士自然很难堪。
此诗以泪为主题,专言人世悲伤洒泪之事,八句言七事,前六句分别言:失宠、忆远、感逝、怀德、悲秋、伤败(朱彝尊批注语)等典故,七八句写青袍寒士送玉珂贵胄。“未抵”二字乃全诗关键,意谓前六句所述古之伤心泪,皆不及青袍送玉珂之泪感伤深重。
前六句所写之事看似情况都不同,但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都含有诗题的一个“泪”字。首句长门宫怨之泪,次句黯然送别之泪,三句自伤孀独之泪,四句有怀睛德之泪,五句身陷异域之泪,六句国破强兵之泪。程梦星说:“泪至于此,可谓尽矣,极矣,无以加矣。然而坎坷失职之伤心,较之更有甚焉。故欲问灞水桥边,凡落拓青袍者饯送显达,其刺心刺骨之泪,竟非以上六等之泪所可抵敌也。”陈永正《李商隐诗选》(三联书店香港分店出版)云:“末两句点出全诗主题。作者把身世之感融进诗中,表现地位低微的读书人的精神痛苦。义山是个卑官,经常要送迎贵客,……此外对令狐綯低声下气,恳切陈情,还是被冷遇,被排斥。这种强烈的屈辱感,好比牙齿被打折了,还得和血吞在肚里,不能作声。……前六句是正面咏泪,用了六个有关泪的伤心典故,以衬托出末句。而末句所写的却是流不出的泪,那是滴在心灵的创口上的苦涩的泪啊!”此诗可谓是诗人感伤身世的血泪的结晶。
李商隐诗用典较多,此诗可谓代表之一。北宋前期诗坛有“西昆体”,刻意学李商隐,其代表人物杨亿、钱惟演、刘筠曾专效此《泪》诗,各作《泪》二首,句句尽用前代感伤涕泣之典故。
发事牵情不自由,偶然惆怅即难收。已闻抱玉沾衣湿,
见说迷途满目流。滴尽绮筵红烛暗,坠残妆阁晓花羞。
世间何处偏留得,万点分明湘水头。
逼脸横颐咽复匀,也曾谗毁也伤神。
自从鲁国潸然后,不是奸人即妇人。
山巅昼忽暝,飒然生凉吹。凭高俯园林,迷濛但空翠。
晴游非不佳,既雨转深邃。假盖问禅僧,下岭款萧寺。
入门旋出门,缓步俄焉至。园丁导我行,幽景天然异。
有泉注作池,其源本第二。云根古苔斑,木杪苍烟腻。
石径小桥通,深院幽篁媚。一览得其全,闲身片时寄。
牛羊下孤岭,落日暗远川。暝色入幽谷,山翠冷暮烟。
凉风吹户牖,归鸟栖檐前。疏林度清磬,一镫僧舍悬。
深山少更漏,独向西窗眠。静坐见明月,欹枕闻寒泉。
岩壑锁阒寂,转觉百虑煎。良时不再得,胡为尘绁牵。
庭梧叶密未惊秋。风雨潇潇特地愁。愁绪如丝无尽头。思悠悠。怅望王孙空倚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