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源行
六王扫地阿房起,桃源与秦分一水。小国寡民君所怜,赋役多惭负天子。
天家正朔不得知,手种桃枝辨四时。遗风百世尚不泯,俗无君长人熙熙。
渔舟载入人间世,却悔桃花露踪迹。曾闻父老说秦强,不信而今解亡国。
画图曾识武陵溪,飞鸿灭没天之西。但恨于今又千载,不闻再有渔人迷。
猜你喜欢
渔舟逐(zhú)水爱山春,两岸桃花夹古津。
坐看红树不知远,行尽青溪不见人。
山口潜行始隈(wēi)隩(yù),山开旷(kuàng)望旋平陆。
遥看一处攒(zǎn)云树,近入千家散花竹。
樵(qiáo)客初传汉姓名,居人未改秦衣服。
居人共住武陵(líng)源,还从物外起田园。
月明松下房栊(lóng)静,日出云中鸡犬喧(xuān)。
惊闻俗客争来集,竞引还家问都邑(yì)。
平明闾(lǘ)巷扫花开,薄暮渔樵乘水入。
初因避地去人间,及至成仙遂不还。
峡里谁知有人事,世中遥望空云山。
不疑灵境难闻见,尘心未尽思乡县。
出洞无论隔山水,辞家终拟长游衍(yǎn)。
自谓经过旧不迷,安知峰壑(hè)今来变。
当时只记入山深,青溪几度到云林。
春来遍是桃花水,不辨仙源何处寻。
渔舟顺溪而下,追寻那美妙的春景,夹岸桃花映红了古渡口两旁。
花树缤纷,忘记了路程远近;行到青溪尽处,忽然隐约似见人烟。
走入了幽深曲折的山口,再往前,豁然开朗一片平川。
远望去丛丛绿树有如云霞绮聚集,进村见户户门前翠竹鲜花掩映。
第一次才听说汉以后的朝代,村民穿戴的还是秦代衣装。
他们世代聚居在武陵源,在这里共建了世外田园。
明月朗照,松下房栊寂静;旭日升起,村中鸡犬声响起。
村人惊讶地把外客迎接,争相邀请,询问那世上的消息。
清晨的街巷,家家打扫花径;傍晚的溪边,渔樵乘船回村。
当初因避乱世逃出尘寰,寻到这桃源仙境便不归还。
从此隐居峡谷,再不管外间变化;世人求访异境,不过是空望云山。
渔人不怀疑这是难得的仙境,但凡心未尽只把家园挂牵;
出洞后他不顾隔山隔水,又决定辞家来此仙源。
自认为来过的地方不会迷路,怎知道眼前的峰壑全然改变。
当时曾记得山径幽深,沿青溪几回弯曲才到桃林。
此日又逢春天,依然遍地桃花水;仙源何处,已杳杳难寻,不辨道路!
本站。
逐水:顺着溪水。古津:古渡口。
坐:因为。见人:遇到路人。
隈:山、水弯曲的地方。旷望:指视野开阔。旋:不久。
攒云树:云树相连。攒,聚集。散花竹:指到处都有花和竹林。
樵客:原本指打柴人,这里指渔人。
武陵源:指桃花源,相传在今湖南桃源县(晋代属武陵郡)西南。武陵,即今湖南常德。物外:世外。
房栊:房屋的窗户。喧:叫声嘈杂。
俗客:指误入桃花源的渔人。引:领。都邑:指桃源人原来的家乡。
平明:天刚亮。闾巷:街巷。开:指开门。薄暮:傍晚。
避地:迁居此地以避祸患。去:离开。
灵境:指仙境。尘心:普通人的感情。乡县:家乡。
游衍:留连不去。
自谓:自以为。不迷:不再迷路。峰壑:山峰峡谷。
云林:云中山林。
桃花水:春水。桃花开时河流涨溢。
这是王维十九岁时写的一首七言乐府诗,题材取自陶渊明的叙事散文《桃花源记》。清代吴乔在《围炉诗话》中曾说:“意思,犹五谷也。文,则炊而为饭;诗,则酿而为酒也。”好的诗应当像醇酒,读后能令人陶醉。因此,要将散文的内容改用诗歌表现出来,决不仅仅是一个改变语言形式的问题,还必须进行艺术再创造。王维这首《桃源行》,正是由于成功地进行了这种艺术上的再创造,因而具有独立的艺术价值,得以与散文《桃花源记》并世流传。
《桃源行》所进行的艺术再创造,主要表现在开拓诗的意境;而这种诗的意境,又主要通过一幅幅形象的画面体现出来。
诗一开始,就展现了一幅“渔舟逐水”的生动画面:远山近水,红树青溪,一叶渔舟,在夹岸的桃花林中悠悠行进。诗人用艳丽的色调,绘出了一派大好春光,为渔人“坐看红树”、“行尽青溪”作了铺陈。这里,绚烂的景色和盎然的意兴融成一片优美的诗的境界,而事件的开端也蕴含其中了。散文中所必不可少的交代:“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在诗中都成了酿“酒”的原材料,化为言外意、画外音,让读者自己去想象、去体会了。在画面与画面之间,诗人巧妙地用一些概括性、过渡性的描叙,来牵引连结,并提供线索,引导着读者的想象,循着情节的发展向前推进。“山口”、“山开”两句,便起到了这样的作用。它通过概括描叙,使读者想象到渔人弃舟登岸、进入幽曲的山口蹑足潜行,到眼前豁然开朗、发现桃源的经过。这样,读者的想象便跟着进入了桃源,被自然地引向下一幅画面。这时,桃源的全景呈现在人们面前了:远处高大的树木像是攒聚在蓝天白云里,近处满眼则是遍生于千家的繁花、茂竹。这两句,由远及近,云、树、花、竹,相映成趣,美不胜收。画面中,透出了和平、恬静的气氛和欣欣向荣的生机,让读者驰骋想象,去领悟、去意会,去思而得之,而所谓诗的韵致、“酒”的醇味,也就蕴含其中了。接着,读者又可以想象到,渔人一步步进入这幅图画,开始见到了其中的人物。“樵客初传汉姓名,居人未改秦衣服。”写出了桃源中人发现外来客的惊奇和渔人乍见“居人”所感到服饰上的明显不同,隐括了散文中“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的意思。
中间十二句,是全诗的主要部分。“居人共住武陵源”,承上而来,另起一层意思,然后点明这是“物外起田园”。接着,便连续展现了桃源中一幅幅景物画面和生活画面。月光,松影,房栊沉寂,桃源之夜一片静谧;太阳,云彩,鸡鸣犬吠,桃源之晨一片喧闹。两幅画面,各具情趣。夜景全是静物,晨景全取动态,充满着诗情画意,表现出王维独特的艺术风格。渔人,这位不速之客的闯入,使桃源中人感到意外。“惊闻”二句也是一幅形象的画面,不过画的不是景物而是人物。“惊”、“争”、“集”、“竞”、“问”等一连串动词,把人们的神色动态和感情心理刻画得活灵活现,表现出桃源中人淳朴、热情的性格和对故土的关心。“平明”二句进一步描写桃源的环境和生活之美好。“扫花开”、“乘水入”,紧扣住了桃花源景色的特点。“初因避地去人间,及至成仙遂不还”两句叙事,追述了桃源的来历;“峡里谁知有人事,世间遥望空云山”,在叙事中夹入情韵悠长的咏叹,文势活跃多姿。
最后一层,诗的节奏加快。作者紧紧扣住人物的心理活动,将渔人离开桃源、怀念桃源、再寻桃源以及峰壑变幻、遍寻不得、怅惘无限这许多内容,一口气抒写下来,情、景、事在这里完全融合在一起了。“不疑”六句,在叙述过程中,对渔人轻易离开“灵境”流露了惋惜之意,对云山路杳的“仙源”则充满了向往之情。然而,时过境迁,旧地难寻,桃源已不知在何处了。这时,只剩下了一片迷惘。最后四句,作为全诗的尾声,与开头遥相照应。开头是无意迷路而偶从迷中得之,结尾则是有意不迷而反从迷中失之,令读者感喟不已。“春来遍是桃花水”,诗笔飘忽,意境迷茫,给人留下了无穷的回味。
将这首《桃源行》诗与陶渊明《桃花源记》作比较,可以说二者都很出色,各有特点。散文长于叙事,讲究文理文气,故事有头有尾,时间、地点、人物、事件都交代得具体清楚。而这些,在诗中都没有具体写到,却又使人可以从诗的意境中想象到。诗中展现的是一个个画面,造成诗的意境,调动读者的想象力,去想象、玩味那画面以外的东西,并从中获得一种美的感受。这就是诗之所以为诗的原因。
王维这首诗中把桃源说成“灵境”、“仙源”,现代的人多有非议。其实,诗中的“灵境”,也有云、树、花、竹、鸡犬、房舍以及闾巷、田园,桃源中人也照样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处处洋溢着人间田园生活的气息。它反映了王维青年时代美好的生活理想,其主题思想,与散文《桃花源记》基本上是一致的。
这首诗通过形象的画面来开拓诗境,可以说,是王维“诗中有画”的特色在早年作品中的反映。此外,全诗三十二句,四句或六句一换韵,平仄相间,转换有致。诗的笔力舒健,从容雅致,游刃有余,颇为后人称道。清代王士禛说:“唐宋以来,作《桃源行》最佳者,王摩诘(王维)、韩退之(韩愈)、王介甫(王安石)三篇。观退之、介甫二诗,笔力意思甚可喜。及读摩诘诗,多少自在;二公便如努力挽强,不免面红耳热,此盛唐所以高不可及。”(《池北偶谈》)这“多少自在”四字,便是极高的评价。翁方纲也极口推崇说,这首诗“古今咏桃源事者,至右丞而造极。”(《石洲诗话》)这正是结论性的评价。
望夷(yí)宫中鹿为马,秦人半死长城下。
避时不独商山翁(wēng),亦有桃源种桃者。
此来种桃经几春,采花食实枝为薪(xīn)。
儿孙生长与世隔,虽有父子无君臣。
渔郎漾(yàng)舟迷远近,花间相见因相问。
世上那知古有秦,山中岂料今为晋。
闻道长安吹战尘,春风回首一沾巾。
重华一去宁复得,天下纷纷经几秦。
望夷宫里在指鹿为马,秦人多半死在长城脚下。
逃避乱世的不仅是商山四皓,也有桃花源里的种桃人家。
到此地种桃度过了多少冬春,采桃花吃桃实桃枝可作柴薪。
子孙在这里生活与世隔绝,虽有父子却不分君臣。
渔郎荡着船不知远近,在桃花深处相见吃惊地彼此相问。
世上人怎记起古代有秦,山中人怎料到如今是晋。
听说长安又吹起战尘,春风中回首往事泪下沾巾。
虞舜一去怎能再得,天下纷纷又历遭多次似秦末之战祸。
参考资料:
1、高克勤选注.王安石诗词文选注:上海远东出版社,2013.08:第23页
2、高克勤等.王安石及其作品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第22页-第23页
3、马秀娟译注.古代文史名著选译丛书王安石诗文选译:凤凰出版社,2011.05:第18页
望夷宫:秦国宫名,秦相赵高在此杀秦二世胡亥。鹿为马:比喻有意颠倒黑白,混淆是非。这里用来概指秦国政治的黑暗。长城:这里用来指代秦国繁重的劳役。
避时:逃避乱世。商山翁:指秦末汉初隐居于商山的东园公、用里先生、绮里季、夏黄公四老人.史称“商山四皓”。桃源:代指桃花源。
经几春:度过了多少冬春。薪:柴火。
漾舟:泛舟。
世上:指渔人。山中:指桃源中人。
长安:西汉的首都,这里泛指中原故国。吹战尘:指发生战乱。西晋先是有“八王之乱”。随后是外族人侵,终至灭亡。
重华:即舜,名重华,为传说中上古时代的贤君。宁:岂。
头四句作者全翻新陶诗开篇,点明了陶花源的来历。陶诗“赢氏乱天纪,贤者避其世。黄绮之商山,伊人亦云逝”,列举两件事:一是指鹿为马胡亥,二是修筑长城害民伤财。说明秦政昏暗朝纲乱,民心尽失,并独创“种桃者”,有桃源避世追求和平之意。
“此来”四句写桃源与世隔绝,自由平等的社会生活。诗中“种桃经几春”、“采花食果枝为薪”说明桃源中人不论沧桑之变,远离尘嚣,超凡脱俗,过着淳朴自然的生活,情趣无穷。使人耳目一新的是作者独创“虽有父子无君臣”之句,虽源于陶诗“秋熟靡王税”,但言出了桃源世界天高皇帝远,虽有血缘亲情,但没有封建等级制度,人人自由平等。
“渔郎”四句概括《桃花源记》故事的主要内容以及渔人与桃源人的交流和叹。渔人荡舟迷航人桃源,彼此相为惊叹。“惊相问”“山中岂料今为晋”则出于《桃花源记》中“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不知秦汉,无论魏晋”诸语的缩写。“世上那知古有秦”是说世人不入桃源,故难知道暴秦无道的具体情况。此句并说明桃源中人自秦就隐居于此,在此居住了汉、魏、晋多个朝代不受王化,不管人世沧桑之变。
最后四句作者借桃源人之口对天下战乱不息、朝代替换的感慨。经过秦末大乱的桃源人,听得如醉如痴,因而回首往事有同感于战乱之苦,悲泪泣下而沾巾,感叹像尧舜一样贤明的君主已不复出现了,桃源人只经过一次秦末之乱已不堪其苦,哪知天下改朝换代,历遭多次似秦末之战祸,沧桑之变故的残酷现实。真是可叹可悲!此四句充分反映了作者对乱世的厌恶与对和平自由平等生活的向往。
本篇故事新咏诗,与晋唐朝诗风格调有异,一是重整体脉络而不作具体描绘,二是叙述以议论出,语意出新取胜,虽诗晚出,然极富新意,体现了宋诗的特色。北宋王安石作《桃源行》,则自创新格,以议论为特点,浓缩陶渊明诗意,精炼词句,独造名句,运思谋篇上胜过了前人。
武陵溪边翁好渔,笭箵钓车日采鱼。
扁舟为家苇为屋,岂知世有神仙居。
晓来不记舟行路,忽在桃花深绝处。
红云杳叆望欲迷,绛雪缤纷落无数。
水源尽处便逢山,一迳似通人往还。
穿花竟出洞谷口,别有天地如人间。
青山高下鳞鳞屋,秀野桑深泼绿。
春深耕罢犊牛眠,昼静人閒鸡犬熟。
村中老幼皆相知,惊逢外人子为谁。
平生采鱼不到此,借问此是蓬莱非。
笑言此亦人间耳,闻有蓬莱何处是。
秦初避乱偶此来,今日已传秦几世。
渔家不识青史编,相传去秦六百年。
吁嗟已不闻汉魏,岂复知今晋太元。
当时只恐秦万世,携家挈邻相远避。
早知秦不五十年,安得种花来此地。
采药山人去不归,啖松女子今何之。
种桃着花尚未实,未必岁月多如斯。
家家置酒延鸡黍,便好卜邻花底住。
中心自喜口不言,后日重来今且去。
凄然辞别便登舟,依旧花间溪水流。
插竹谩标来处路,鸣榔无复旧时游。
顾家一念仙凡隔,如梦惊回寻不得。
当时不与俗吏知,或可重寻旧踪迹。
五胡云扰岂减秦,晋人合作桃源人。
渔郎出山自失计,秦人绝踪应未仁。
渔郎渔郎休太息,渔家自有神仙国。
脍鲈沽酒醉芦花,此乐桃源人未识。
神仙有无何渺茫,退之此语诚非狂。
渊明作记亦直寄,便如东皋志醉乡。
秦风锲薄难与处,晋俗清虚何足数。
愿令天下尽桃源,不必武陵深处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