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相逢慷慨欲如何,桐柱铭成鬓未皤。病后风波无薏苡,归来天地有松萝。
名山禽向终应遍,小径羊求好并过。为问洛阳车马客,千秋业就许谁多。
猜你喜欢
羊续高高挂起,冯(huān)苦苦伤悲。大海边,长江内,多少渔矶(jī)?记得荆公旧日题:何处无鱼羹(gēng)饭吃?
羊续做官,把送来的生鱼在庭前高悬;冯依人,为吃不上鱼而弹铗悲叹。大海旁边,长江里面,有多少渔人垂钓的矶岸。我记起王安石当年曾言,江湖隐居,哪里会吃不到鱼羹饭!
参考资料:
1、天下阅读网.沉醉东风·有所感
羊续:东汉人。汉灵帝时任庐江、南阳二郡太守,为官廉正。同僚曾送他一条鱼,他推受不了,就挂在庭前。后来人们再要送鱼,他指着悬挂未动的鱼,示意无心收受。冯:战国时齐国孟尝君的门客。荆公:北宋王安石封荆国公,人称王荆公。鱼羹饭:以鱼羹做成的饭,借指江湖隐士的饭食。
本曲共有四首,除末二句语句不变外,其余三首的起首分别是:“流水桃花鳜美,秋风莼菜鲈肥。”“鲲化鹏飞未必,鲤从龙去安知。”“藏剑心肠利己,吞舟度量容谁。”可见诗人的“有所感”,是从“鱼”上生发的。当然用意不在于谈饮食文化,其“所感”的内容还是社会的人事。
本篇起首使用羊续、冯两则与鱼相关的典故,“高高挂起”与“苦苦伤悲”相映成趣。两人的态度虽截然不同,但一为官吏,一为门客,都是仕途上的人物,在失去自由身这一点上又有共同之处,所以这两句都是铺垫,用来与接下的三句形成对照。在第三、四、五句中,未出现具体的人物,因为“多少渔矶”,隐于江湖的渔翁人数太多了。作者采用问句的形式,暗示“大海”、“长江”无处不可隐居,从而引出了末尾两句的感想。言下之意,羊续高高挂起是为官清廉,冯苦苦伤悲是怀才不遇,他们都比不上那些散隐各地的无名渔翁。利用“鱼”的内在联系,引出用世、出世的优劣比较,这种构思是颇为新奇的。
“荆公”即王安石。张光祖《言行龟鉴》:“介甫(王安石)在政事堂,云吃鱼羹饭。一日因事乞去,云世间何处无鱼羹饭。”但这是元人编的书,从他本人的《临川集》以及相关的宋代笔记中,找不到他“题”过这样的话。只见清人顾栋高《王荆国文公遗事》引《上蔡语录》,谓王安石“作宰相只吃鱼羹饭,得受用底不受用,缘省便去就自在”。《上蔡语录》为宋儒谢良佐的语录,同书还有王安石因荐人未遂,拂袖便辞去宰相职务的记述,可见都是出于传闻。徐再思小令《朝天子·常山江行》中,也有“得闲,且闲,何处无鱼羹饭”的曲句,看来已成为元代流传的习语,归于荆公名下,大概就同“杜甫游春”、“孟浩然寻梅”等一样,属于约定俗成。“鱼羹饭”在古人诗文中倒是出处颇早。五代李珣《渔歌子》:“水为乡,蓬作舍,鱼羹稻饭常餐也。”南宋戴复古《思归》:“肉糜岂胜鱼羹饭,纨绔何如犊鼻裨。”刘克庄《郑丞相生日口号》:“江湖不欠鱼羹饭,直为君恩未拂衣。”从这些例句中显而易见,“鱼羹饭”代表着“江湖”的“常餐”。推其本原,这三字实同西晋张翰那则思鲈鱼莼羹而决然辞官的著名典故(参看前选张可久《人月圆·客垂虹》注③)有关系,对于在官者来说,“何处无鱼羹饭吃”,也就是随时随地都不妨急流勇退、挂冠回乡的意思。
小令语言严谨,寓味深长,堪称当行。《录鬼簿续编》载时人对周德清有“天下之独步”的高度评价,想来就是对这样的作品而言。
小邑居易贫。
灾年民无生。
知浅惧不周。
爱深忧在情。
旧业横海外。
芜秽积颓龄。
饥馑不可久。
甘心务经营。
千顷带远堤。
万里泻长汀。
洲流涓浍合。
连统塍埒幷。
虽非楚宫化。
荒阙亦黎萌。
虽非郑白渠。
每岁望东京。
天鉴傥不孤。
来兹验微诚。
故人分散在天涯,九日登临独叹嗟。
人世光阴催日日,乡闾时节自家家。
风烟满眼临秋尽,鼓角荒城送日斜。
取醉凭谁正乌帽,遣愁犹强插黄花。
依旧池边草色芳,故人何处忆山阳。书回科斗江帆暮,
曲罢驺虞海树苍。吟望晓烟思桂渚,醉依残月梦馀杭。
别来南国知谁在,空对襜褕一断肠。
佳丽三吴国,湖光荡日华。
鱼惊动苹叶,燕喜掠杨花。
云过山腰黑,风驱雨脚斜。
烟波遥尽处,仿佛见渔家。
可奈秋深,西风斜日荒城晚。萧萧浅浅。几里乡关远。
添个寒鸦,免得愁无伴。凭谁管。水村山馆。别恨同长短。
一第枫宸岁月深,槐花杯酒喜同斟。
真成冀北空群马,便作双南满地金。
计上八人才子数,笔端四海状元心。
蜀天九万看鹏运,侧耳潮头驾捷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