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北郭浮沙暝,西山拥坐真。日犹衔殿阁,江巳下星辰。
禹服苗风杂,丰郊剑气伸。独嗟征舰日,歌吹满城闉。
猜你喜欢
有伴沙行稳,无云楚望深。江湖席下出,楼观鸟边阴。
共系南来迹,孤帆北逝心。徘徊忽复晚,朗月散松林。
晚俯林烟静,居然尽一城。江围三面白,雨过四时清。
沙广偏升月,花疏转唤莺。可言南岫矮,青槩斗牛平。
美树沙能秀,高花夏不疏。江山百战后,登眺两人初。
楚月垂鲛泪,燕山涩雁书。异时羊续壁,喜接豫章鱼。
军歌应唱大刀环,誓灭胡奴出玉关。
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guǒ)尸还。
出征的战士应当高唱军歌胜利日来。决心把满族统治者赶出山海关。
战士只知道在战场上,要为国捐躯。何必考虑把尸体运回家乡。
本站。
环:与“还”同音,古人常用作还乡的隐语。胡奴:指清王朝封建统治者。玉关:即甘肃玉门关,汉时为出塞要道。
沙场:本指平沙旷野,后多指战场。马革裹尸:英勇作战,战死于战场。
“拼将热血洒疆场”,这是一首边塞诗,写于1906年。当时作者从日本回国,曾北上游历,在吉林、辽宁一带察看形势,一路走来,有许多感想,于是就留下了这首七言诗。
启首两句就写得颇具气势,“军歌应唱大刀环,誓灭胡奴出玉关。”出征的战士应高唱着战歌,挥举大刀,要一直把清朝统治者杀到关外。玉关,本指玉门关,这里代指山海关。清政府是在关外发迹的,因此要杀到关外,把他们彻底消灭。这里用一个“环”字,预示着反清斗争一定会取得胜利,战士们会踏着歌声,凯旋而回。后两句写得极其悲壮,抒发了作者的情感,“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作为一名战士,想到的只是为国捐躯,根本不去考虑身后事,为国捐躯,死得其所,又何必用“马革裹尸还”呢?
这首诗抒发了作者义无反顾的革命激情和牺牲精神,充满了英雄主义气概,把一腔报效祖国、战死疆场的热忱发挥得淋漓尽致。在写下了这首诗的一年以后,作者在安庆起义,失败被捕,清政府要他写口供,他挥笔直书:“尔等杀我好了,将我心剖了,两手两足断了,全身碎了,均可,不可冤杀学生。”尔后,慷慨就义,他用生命实现了自己的理想。这首诗感情豪放激扬,语气慷慨悲壮,英气逼人,最后一句“何须马革裹尸还”,写出了他壮怀激烈、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总之,这是近代边塞诗中难得的一首好诗。
浩气抱天和,闲园载酒过。步因秋景旷,心向晚云多。翠玉思回凤,玄珠肯在鹅。问师登几地,空性奈诗何。
池水生青蒲,枝叶自相扶。水绿平如故,池上蒲成树。
秦关百二氐王才,麾剑风云万里来。图籍河西收四郡,旌旗邺下宴三台。
燕姬赵女颜如玉,辇入殽函贮金屋。阁道春游度渭南,珠帘暮卷临澧曲。
贵主还留钜鹿名,小腰绝爱鲜卑束。去国婵娟意可怜,新恩慰藉情难足。
别有春风飘绮罗,华镫斗帐夜烟和。君王欲卷衣裳赠,一片流云柰晓何。
雄略英姿冠当代,指麾旦夕收江外。戎国分居大荔城,降夷尽保长榆塞。
大度何尝愧帝王,骄心岂免成伤败。卷衣空忆可怜宵,月底花枝烟柳条。
婕好从招秦苑雁,侍中曾插汉宫貂。锦袍再赐无颜色,笑杀河东金步摇。
当年力战壶关辟,雀来燕室诚何益。女戎亡国志先荒,那系南朝谢安石。
千秋编简载功名,一朝富贵埋荆棘。青蒲零落水东流,不见霓旌下枋头。
碧云散尽梧桐影,太息阿房几度秋。
上人久习静,闭门守一龛。
犹恐市尘染,西岷拨晴岚。
归来非本心,退结山中庵,
秋风入我袂,又往天之南。
南方盛法窟,誓志必穷探。
双径卧老龙,怀珠千丈潭。
东邻啸乳虎,眼光见眈眈。
礼足受半偈,安坐十年参。
我昔客吴楚,但爱云水涵。
不闻清庙瑟,浪走雪满簪。
相逢傥有日,为我举二三。
尺书附巴使,勿语洞庭柑。